图书介绍

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
  • 王景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21583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2

一、教育评价的含义2

二、与教育评价相关的几个概念6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9

一、教育评价的研究对象9

二、教育评价的研究方法13

三、研究、学习教育评价理论的意义15

一、教育评价发展的历史16

第三节 教育评价的历史与发展趋势16

二、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22

第二章 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和基本原则27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目的28

一、教育评价目的的讨论28

二、教育评价的目的29

第二节 教育评价活动的系统结构与功能36

一、教育评价活动系统的结构36

二、教育评价的功能与作用38

一、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40

第三节 教育评价的类型40

二、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41

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41

四、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43

五、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45

六、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46

第四节 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48

一、教育评价原则的性质48

二、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49

第三章 教育评价模式53

一、行为目标模式(Behavioral Object Mode)54

第一节 西方主要教育评价模式54

二、CIPP模式(CIPP Mode)57

三、目标游离模式(Goal Free Mode)60

四、应答模式(Responsive Mode)64

五、对手模式(Adversary Mode)67

六、西方主要教育评价模式的特点69

第二节 我国对教育评价模式的探索71

一、发展性教育评价模式72

二、素质教育的三分合评价模式75

第四章 教育评价方案设计81

一、教育评价方案包括的主要内容82

第一节 教育评价方案概述82

二、教育评价方案的质量要求及制订教育评价方案的一般步骤83

第二节 教育评价内容的设计85

一、教育评价目标85

二、教育评价目标具体化的两种主要表达方式85

三、指标系统的设计88

第三节 权集合及其构造95

一、权集合的含义及确定权重系数的原则95

二、构造权集合的方法96

第五章 教育评价的标准与量表119

一、教育评价标准的含义及要求120

第一节 教育评价标准概述120

二、教育评价标准的结构和类型122

第二节 教育评价标准的表达方法125

一、评语式标准125

二、期望行为式标准128

三、数量式标准130

四、量尺式标准132

第三节 教育评价中常用的量表133

一、教育评价中量表的种类133

二、教育评价量表的特点136

第六章 教育评价的误差心理及其调控139

第一节 被评价者的障碍心理及其调控140

一、评价对被评者心理的影响140

二、评价中被评者容易产生的障碍心理现象141

三、被评者评价障碍心理产生的原因146

四、被评者障碍心理的调控147

第二节 评价者的误差心理及其调控148

一、他评中评价者的误差心理及调控148

二、自我评价中评价者的误差心理及调控155

第七章 教育评价的实施158

一、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实施程序159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实施程序159

二、教育方案及课程评价的实施程序160

三、教育组织、机构评价的实施程序161

第二节 收集教育评价信息的主要方法167

一、观察法167

二、调查法172

三、文献法175

四、测验法176

第八章 教育评价的技术179

第一节 分项评分的测量技术180

一、教育评价中的分类测量技术180

二、教育评价中的位次测量技术181

三、教育评价中末级指标量化技术182

第二节 教育评价数据的描述与推断185

一、描述一组数据特征的量数185

二、标准分数189

三、相关系数190

四、统计假设检验192

第三节 分项评分信息的汇总技术207

一、分项评分信息汇总概述207

二、普通数据的汇总方法208

三、模糊综合评判法210

第九章 教育评价结果的处理218

第一节 教育评价结果的质量检验219

一、教育评价的可靠性检验219

二、教育评价的有效性检验223

第二节 教育评价结果的解释225

一、相对评价结果的解释225

二、绝对评价结果的解释230

第三节 教育评价信息的反馈与利用232

一、教育评价信息反馈的意义232

二、教育评价信息反馈的要求233

三、教育评价信息的有效利用235

第十章 学生评价239

第一节 学生评价的目标240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内容240

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特征244

三、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评价245

四、加涅对教育目标的分类246

五、梶田睿一对教育目标的分类248

第二节 学生学习成绩评价249

一、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含义249

二、传统的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弊端250

三、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主体和方法252

第三节 学生综合评价255

一、学生综合评价的含义256

二、学生综合评价的基本要求257

第四节 真实性评定法261

一、表现性评定262

二、档案袋评定265

三、真实性评定的原则271

第十一章 教师评价279

二、教师评价的意义280

一、教师评价的含义280

第一节 教师评价概述280

三、教师评价的依据282

第二节 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285

一、教师基本素质评价285

二、教师工作过程评价288

三、教师工作绩效评价290

第三节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292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292

二、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293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与内容295

四、新课程标准实施中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302

五、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05

第四节 国外教师评价制度简介307

一、英国教师评价制度308

二、美国教师评价制度313

三、日本教师评价制度317

第十二章 学校管理工作评价319

第一节 学校管理工作评价的意义和依据320

一、学校管理工作评价及其意义320

二、学校管理工作评价的依据322

一、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评价323

第二节 学校管理工作评价内容323

二、管理队伍评价324

三、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评价328

四、管理工作过程评价329

五、校风建设评价331

六、学校管理工作绩效评价332

第三节 学校管理工作评价的特点、基本原则和方法334

一、学校管理工作评价特点334

二、学校管理工作评价的基本原则335

三、学校管理工作评价的基本方法337

1.随机数码表356

附录(统计用表)356

2.标准正态曲线下的面积与纵高358

3.t值表364

4.积差相关系数(r)显著性临界值366

5.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显著性临界值367

6.肯德尔W系数显著性临界值368

7.相关系数r的Zr转换表369

8.x2分布临界值370

参考文献372

后记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