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支持与回应 社会工作视野中的下岗职工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支持与回应 社会工作视野中的下岗职工研究
  • 顾东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90134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失业-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支持与回应 社会工作视野中的下岗职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致谢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本书研究问题1

一 下岗职工——当代中国的社会焦点1

二 社会环境因素对下岗的积极反应4

三 上海的下岗和再就业状况在中国具有先导性7

四 失业者积极回应及其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是失业研究的薄弱领域8

五 研究主题及具体研究问题9

第二节 研究目标10

第三节 研究意义10

第二章 文献回顾19

第一节 失业者的积极回应19

一 失业者的认知评估20

二 失业者的应变行为22

三 失业者的求职行为24

四 失业者的积极回应26

第二节 多元社会支持系统对失业者积极回应的影响29

一 社会支持理论:非正式社会支持对失业者积极回应的影响30

二 系统理论:货币福利与失业者积极回应的关系36

三 强化权能:正式服务对失业者积极回应的作用42

四 失业者的多元社会支持系统51

第三节 下岗职工积极回应的相关研究53

一 下岗职工的积极回应53

二 多元社会支持系统与下岗职工积极回应的关系54

第四节 失业者和下岗职工的背景特征56

第五节 本章小结59

第一节 研究架构和研究假设69

第三章 研究方法69

第二节 多角度测量法的原理73

一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之整合原理74

二 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之主辅设计75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78

一 总体及样本78

二 测量工具78

三 资料分析81

四 信度和效度84

第四节 深度访谈的研究设计85

一 对象选取85

二 资料搜集和分析85

三 信度和效度88

第五节 问卷调查资料和深度访谈资料整合89

第六节 研究局限90

第四章 下岗职工视野中的多元社会支持94

第一节 个人背景特征94

第二节 非正式社会支持97

一 非正式社会支持总量不足97

二 不同行为的支持力度不一105

三 网络不同部分的功能不同107

第三节 货币福利支持109

一 实际获取的福利项目少110

二 保障水平不高116

三 保障对象满意度低117

第四节 正式服务支持118

一 实际获得的服务总量不多118

二 强化心理服务和教导求职技巧服务最少127

三 市场化服务的利用极其有限131

四 对所得服务有所不满132

第五节 多元社会支持133

第六节 个人背景特征的作用135

第七节 本章小结138

第五章 下岗职工的积极回应140

第一节 认知评估140

一 认同下岗来自多类外因140

二 感到目前下岗形势严峻148

三 对再就业前景众说纷纭153

四 个人背景特征作用不彰160

第二节 求职行为162

一 正式途径:政府帮助为主、市场求助为辅163

二 非正式联系:求职行为消极、求助私亲业缘较多、对象选择复杂168

三 直接申请:运用有限、市场化高的途径利用率低175

四 求职行为总体:总数不多、强制性和一次性特性明显181

五 个人背景特征:与求职行为基本无关183

第三节 认知评估影响求职行为184

一 原因认知乐观度与求职行为数同向变化185

二 现状认知共同性无法说明求职行为差异198

三 再就业信心强弱与求职行为数同向变化202

第四节 本章小结212

第六章 支持与回应:下岗职工的积极回应机制216

第一节 非正式社会支持对积极回应的影响216

一 非正式社会支持越多,原因认知和前景认知越乐观217

二 非正式社会支持力度与求职行为数同向变化,支持总量对三类行为的影响有所复合230

三 非正式社会支持对积极回应的多类功能240

第二节 货币福利支持对积极回应的影响242

一 项目类型数和下岗工资量对认知评估无影响242

二 货币福利支持多少与求职行为数量无关248

三 深度访谈资料对问卷调查发现的旁证252

四 货币福利与积极回应关系的多元解释257

第三节 正式服务支持对积极回应的影响264

一 正式服务支持越多,原因认知和前景认知越乐观264

二 正式服务支持越多,各类求职行为越多278

第四节 人在环境:下岗职工的积极回应机制288

一 一般总体中的积极回应机制289

二 一般总体积极回应的净作用机制292

三 个人背景特征的综合作用微弱294

第五节 本章小结296

第七章 结论、讨论和建议300

第一节 结论300

一 主要变量的基本特征300

二 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302

三 下岗职工的积极回应机制305

第二节 讨论305

一 主要变量的中西差异及其原因305

二 西方理论和概念的适用性316

三 多角度测量法中资料整合的重点和难点324

第三节 建议:社会工作视野中的多元化对策326

一 下岗职工:乐观主动地积极回应和恰当获取更多的多元社会支持327

二 服务机构:自身强化权能和强化下岗职工权能332

三 政府部门:调整社会保障政策内容和功能、推动再就业服务的参与社会化和分布合理化337

四 社会舆论:信息传播和良性导向339

五 未来研究:对象扩展、方法优化、机制探索、更佳测量技术运用341

附录一 上海市区下岗职工调查问卷344

附录二 上海市区下岗职工深度访谈大纲353

附录三 参考文献3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