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球竞争中的“中国制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全球竞争中的“中国制造”
  • 黄兆银,王峰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5107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制造工业-国际市场-市场竞争-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球竞争中的“中国制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日不落大帝国”与“世界工厂”1

一、确立君主立宪制:“世界工厂”的国体保证1

第一章 “世界工厂”的来由与发展1

二、大规模海外扩张,夺得世界廉价原材料及重要市场:“世界工厂”的重要经济保证2

三、完成工业化进程:“世界工厂”的前提3

四、如日中天的大帝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4

五、逐步衰落的大帝国:“世界工厂”地位丧失6

六、英国“世界工厂”之路的特点7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迅速扩张:走向“世界工厂”8

第二节 两次世界大战与美国的“世界工厂”之路8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确立美国霸主地位: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9

三、实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控制技术制高点: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导者11

四、美国“世界工厂”之路的特点12

第三节 日本的“世界工厂”之路13

一、以技术革新为动力,战后在废墟中崛起13

二、从加工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的战略方针14

三、制定产业政策,引导市场投资15

四、适时调整产业结构:由重化学工业的产业结构向知识集约型产业结构调整16

五、多个工业部门同时发展和跃进17

六、日本“世界工厂”之路的特点19

第四节 如何认识“世界工厂”24

一、英、美、日“世界工厂”的共同点25

二、不同类型“世界工厂”的不同特征27

三、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工厂”31

第一节 表象:“中国制造”遍布全球35

一、全球众多人享用“中国制造”35

第二章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外在因素35

二、中国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采购地40

第二节 “中国制造”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1

一、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深层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41

二、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中国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环节、重要加工地43

三、中国成为WTO成员国:贸易主体多元,贸易自由度增大44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具有独特性45

一、美国对外贸易特性45

二、欧盟对外贸易特性51

三、日本对外贸易特性52

四、韩国对外贸易特性54

五、中国对外贸易特性56

第四节 对中国经济发展规模的估计与认识58

一、对中国经济发展规模的两种估计58

二、估计中国经济发展规模的有关问题62

三、正确认识中国高外贸依存度66

四、对中国经济规模的客观认识与估计69

第一节 稳定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促进投资与经济增长74

一、稳定的社会环境:安全的投资场所74

第三章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内在因素74

二、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经济融入全球化76

三、形成了外商投资的良好法律环境78

四、宽容的文化:外资企业本土化83

五、中国本土成为外商投资的乐园84

第二节 中国区域经济成功带动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89

一、成功的中国区域经济89

二、中国经济发展整体呈良好态势91

三、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增强92

一、低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成本具有比较优势93

第三节 承接全球产业链及研发机构转移的优势93

二、丰富的高智商人力资源:跨国公司人才、研究与开发本土化95

三、成形中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配置市场化96

四、环境标准、劳工标准执行不严格:特殊的成本“优势”97

第四章 中国是“世界工厂”还是“世界加工厂”100

第一节 “微笑曲线”模型的分析: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100

一、“微笑曲线”模型100

二、尴尬的“微笑曲线”102

一、产品技术缺失,研发模式不适应105

第二节 “微笑”背后的深层遗憾105

二、核心技术的典型案例:VCD DVD风波109

三、品牌缺失,品牌竞争力不足114

四、OEM方式的困惑116

五、规模、质量、效益不平衡121

第五章 亚洲生产体系中的中国对外贸易128

第一节 东亚生产体系带动亚洲区域贸易迅速发展128

一、直接投资促进东亚生产体系发展128

二、独特发展的亚洲区域贸易131

一、中国在亚洲生产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132

第二节 中国在亚洲生产体系中的独特性132

二、中国在亚洲生产体系的内部贸易中大量逆差135

三、中国在亚洲生产体系内部贸易中逆差的原因136

第三节 “中优日劣”的经济增长格局与摩擦中的中日贸易141

一、“中优日劣”的经济贸易格局141

二、“日优中劣”的贸易产品结构144

三、“政冷经热”局面及在摩擦中发展的贸易144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同质、同市场竞争147

第四节 中国在亚洲生产体系竞争中面临的问题147

二、“中国制造”价格低廉的优势具有相对性,受到多方因素挑战149

三、亚洲各国政府间缺乏有效合作机制151

四、中国与亚洲一些国家对欧美市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152

第六章 互补与摩擦的中美、中欧贸易154

第一节 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性及其原因与影响154

一、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性154

二、中美巨额贸易差额的原因156

三、中美巨额贸易差额产生的影响161

一、“中国制造”使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吗?169

第二节 美国制造业岗位的流失及其原因169

二、美国制造业岗位的流失与“中国威胁论”170

三、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的真正原因176

第三节 中美经济与贸易互补,美国获得重要经济利益181

一、中美经贸具有互补性181

二、中美贸易使美国获得多方面巨大经济利益184

三、美国在中美贸易中有更大主动权187

第四节 中欧贸易合作与摩擦188

一、中欧贸易:投资理性化发展189

二、欧盟东扩对中欧贸易产生影响193

三、中欧经贸具有互补性194

四、影响中欧贸易发展的几个摩擦点195

第七章 “中国制造”在竞争中面临的障碍201

第一节 能源资源与环境障碍201

一、高耗能源与资源的“中国制造”:消耗大于效率和效益201

二、“京都模式”对中国贸易与中国企业产生冲击203

第二节 反倾销与保障措施:限制“中国制造”的合法措施206

一、反倾销:对低价销售的合法限制措施206

三、外国对“中国制造”极不公平的反倾销208

二、“中国制造”成为外国反倾销的重点208

四、“中国制造”面临外国反倾销的严重损害211

五、保障措施:自由贸易例外的合法“救济与保护”214

六、“中国制造”成为外国保障措施限制的重点217

七、“中国制造”将受保障措施的长期影响218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隐蔽、高级、强大的贸易壁垒220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合法而隐蔽220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高级形式222

三、技术标准的竞争及困惑226

一、知识产权:合法的垄断权229

第四节 知识产权:合法的垄断权,无形的贸易障碍229

二、知识产权:无形贸易壁垒232

三、“中国制造”面临知识产权生产能力及保护的困境238

第五节 劳工标准与社会责任标准限制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246

一、劳工标准及其与国际贸易的联系246

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及其新形式250

三、中国劳工保护存在的问题253

四、劳工贸易壁垒对“中国制造”的影响256

一、“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259

第八章 全球竞争中的中国企业259

第一节 “走出去”战略提高竞争力259

二、政府高度重视实施“走出去”战略261

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态势与特点263

第二节 外国企业咄咄逼人打进中国,中国企业面临挑战270

一、外国公司全面、纵深地进入中国270

二、跨国公司的竞争方式根本转变,知识产权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273

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一些行业和知识产权领域的垄断趋势加强274

四、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式由单纯合资为主向多种方式并用转变278

五、跨国公司实施强势品牌竞争战略279

第三节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282

一、企业战略性联盟283

二、知识产权商务战略287

三、国际规则、法律运用战略296

四、融入全球产业链,占据产业链中的重要价值链298

五、人才资源运作战略299

结束语301

参考文献302

后记3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