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赛珍珠与中国 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赛珍珠与中国 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
  • 陈敬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731002382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赛珍珠(1892~1973)-人物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赛珍珠与中国 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意义1

一、赛珍珠研究的学术意义2

二、赛珍珠研究的现实意义6

第二节 研究现状8

一、国内研究现状8

二、国外研究现状15

第三节 研究思路16

第一章 接受与排斥——赛珍珠的双重文化身份18

第一节 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赛珍珠其人18

一、赛珍珠的身世18

二、早年生涯25

三、“多产的母亲”——赛珍珠的创作成就35

四、难舍的中国情结37

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41

一、让赛珍珠终生难忘的“中国绅士”41

二、传统的熏陶——赛珍珠对中国思想的接受43

三、西方文化的影响48

第三节 独特的文化身份51

一、置身于文化冲突中的赛珍珠51

二、尴尬的“文化边缘人”54

三、深刻的“双焦透视”56

第二章 碰撞与融合——赛珍珠的中西文化观59

第一节 人伦之美:赛珍珠的中西伦理观59

一、“大家”的向往——中西家庭观念的汇通59

二、从人伦到道德63

第二节 赛珍珠的中西教育观65

一、在中国的教师经历65

二、对中国教育的思考67

第三节 女性视角:赛珍珠的中西女性观72

一、赛珍珠对女性解放的理解72

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76

三、融合中西的新女性主义形象77

第三章 认同与传播——赛珍珠与中西文化交流83

第一节 向西方传播“真实的中国”83

一、“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83

二、“民间中国”的发现:从观念文化到生活文化87

第二节 赛珍珠的中国小说研究与译介93

一、对中国小说的重视和评论93

二、“中国民俗百科全书”——《水浒传》的翻译98

第三节 中国农民的生活史诗——赛珍珠的中国题材作品105

一、对中国农民心态的揭示106

二、对乡土情感的描写109

三、对中国农民的同情和理解111

第四节 赛珍珠作品的历史性阐释116

一、赛珍珠作品被“误读”的根源116

二、“视界融合”与历史性文本119

三、“史诗性”解读121

四、赛珍珠作品的局限性124

第四章 交往与沟通——赛珍珠与中国友人127

第一节 赛珍珠与林语堂127

一、结识与合作127

二、两脚踏中西文化——相通的文化观130

三、令人遗憾的结局136

第二节 赛珍珠与晏阳初139

一、赛珍珠与晏阳初的交往139

二、《告语人民》一书的重要意义143

三、赛珍珠与晏阳初对“平民教育”的共识145

第三节 赛珍珠与老舍150

一、热心的帮助150

二、共同的信仰和理想154

第四节 赛珍珠与王莹156

第五章 天国与尘世——赛珍珠融汇中西的宗教立场160

第一节 赛珍珠宗教观形成的历史背景160

一、对来华传教士复杂内心世界和真实面貌的描述160

二、赛珍珠对宗教问题的思考167

第二节 赛珍珠对基督教在华传播运动的反思170

一、对近代传教活动的深刻认识170

二、赛珍珠对在华传教运动失败及其功绩的思考173

第三节 赛珍珠的宗教立场180

一、从征服到沟通180

二、从趋同到和合182

三、从神性到人性186

四、四海之内皆弟兄:赛珍珠的宗教理想188

第六章 执著与贡献——作为社会活动家的赛珍珠190

第一节 阵地:《亚洲》杂志与东西方协会190

一、《亚洲》杂志190

二、东西方协会201

第二节 为中国抗战奔走呼吁204

一、和平使者204

二、“龙的传人”不可辱——《龙子》的创作及意义207

三、对中国政局的评论208

第三节 为排华法案的废除呐喊抗争211

余论 寻求跨文化理解215

附录223

附录一 赛珍珠年谱简编223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229

附录三 《亚洲》杂志选辑239

后记2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