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用电管理工作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永康,徐有升主编;余德文,郝立人,郑瑞晨,王勇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92562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243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12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用电管理工作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供用电基础知识1
第一节 电工基础知识1
一、电工基本概念1
二、常用定律5
三、电磁感应11
四、单相交流电13
五、三相交流电25
第二节 常用计算公式30
一、供用电主要指标30
二、电阻串联与并联电路计算32
三、电容串并联计算33
四、电动机常用计算公式34
五、变压器常用计算公式36
六、电力线路功率损耗计算42
七、负荷计算基础资料43
八、负荷计算公式45
九、电工常用计算公式51
第三节 电工常用计量单位及设备代号53
一、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53
二、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54
三、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55
四、电工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56
五、功、能和热量单位换算57
六、功率单位换算57
七、角速度单位换算58
八、本书出现的符号名称和计量单位58
一、电工设备基本文字符号61
第四节 电工设备常用文字符号61
二、电工设备的常用辅助文字符号67
三、电气国标新旧图形符号对照表69
第五节 电工常用名词解释92
一、基本知识92
二、供电100
三、变电101
四、线路敷设102
五、仪表102
六、弱电线路103
七、防雷与接地104
八、照明106
一、电力生产的特点111
第一节 电力产供销特点111
第二章 电力需求侧管理111
二、电力统一调度的重要性112
第二节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的主要内容113
一、概述113
二、DSM的主要内容114
三、DSM的主要方法115
第三节 DSM方法在负荷管理方面的应用118
一、用电负荷分类及其特性118
二、负荷曲线与负荷预测160
三、调整负荷168
第四节 用电需求预测176
一、用电需求预测的意义176
二、用电需求预测的步骤176
三、用电需求预测的方法177
一、国内外DSM自动化的现状185
第五节 DSM的自动化185
二、无线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DSM中的应用186
三、无线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及网络组成190
第六节 用电分析198
一、用电分析的目的198
二、用电分析的内容199
三、用电分析的基本方法201
四、调查研究209
第七节 电力市场与价格杠杆对电力需求的影响211
一、电力市场的定义及特征211
二、电价对电力需求的影响212
第一节 节约用电概论218
一、节约用电的意义218
第三章 节约用电218
二、节约用电的潜力219
三、节约用电的主要方法和途径220
四、电能的合理利用221
五、节电量的计算225
第二节 单位产品电耗定额管理226
一、电耗定额的概念226
二、电耗定额制定的依据227
三、电耗定额制定的原则231
四、电耗定额制定的步骤231
五、影响电耗定额的主要因素232
六、电耗定额的管理233
第三节 变压器的节电措施235
一、选用节能型变压器235
二、推广新型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238
三、合理选择变压器239
四、变压器的经济运行242
五、提高功率因数244
六、提高负荷率245
七、调整三相不对称负荷248
八、降低变压器温度248
第四节 电动机的节电措施250
一、合理选择电动机250
二、推广应用高效节能型电动机252
三、电动机的经济运行259
四、电动机的节电技术改造264
五、减少传动摩擦损耗268
六、异步电动机由△接线改为Y接线271
七、电动机的调速节电272
八、电动机的节电控制器288
一、风机的节电296
第五节 常用通用机电设备的节电措施296
二、水泵的节电305
三、电焊机节电311
四、垂直运输系统的节电329
五、空调的节电332
第六节 电炉设备的节电措施333
一、电炉设备的一般节电措施334
二、电弧炉334
三、感应炉337
四、电阻炉338
第七节 电化学设备的节电措施360
一、电解铝的节电途径360
二、电解生产烧碱的节电途径362
三、电镀业的节电途径363
四、电化学整流装置的节电途径364
第八节 电气照明设施的节电措施366
一、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366
二、采用高光效的照明光源367
三、选择节电照明灯具371
四、选用节电镇流器374
五、合理选定照度376
六、选择节电控制方式386
七、充分利用天然光389
八、加强照明设施维护392
九、各种节电方法的比较393
第九节 DE—VI供热系统395
一、DE—VI供热系统概述395
二、特点395
三、混凝土中直接供热系统396
四、存储供热系统397
五、安装于木地板下的供热系统401
六、房屋翻新装修时改进供热系统403
七、产品选择与配合405
八、加热电缆DTIP—18性能及使用区域407
九、恒温器接线图407
十、安装指南410
十一、DE—VI加热电缆与燃煤锅炉、电锅炉、空调器的比较411
十二、DE—VI地热技术的综合分析412
第十节 电锅炉的应用及发展前景413
一、电热锅炉的优点413
二、电热锅炉的分类414
三、电热锅炉的施工安装与操作使用433
二、设备特性443
一、概述443
第十一节 水源热泵地热冷暖中央空调443
三、工作原理449
四、经济效益分析449
五、地热冷暖机组的安装453
六、地热冷暖机组的保养460
第四章 安全用电管理462
第一节 国家及地方电力行业颁发的有关规程、规定462
一、电力系统安全的统一性462
二、国家电力行业颁发的有关规程462
三、河南省电业的地方性有关规程、规定463
第二节 安全用电管理463
一、用电检查工作463
二、进网作业电工的管理465
三、进网作业电工安全工作要求467
四、安全电压标准470
五、电气设备安全距离470
第三节 变(配)电所管理484
一、变(配)电所的级别划分484
二、6~10kV装见容量1600kVA及以上、6~10kV高压双电源配电所和电压为35kV及以上的变电所的管理484
三、6~10kV1600kVA以下高供高计配电所的管理490
四、6~10kV高供低计配电所的管理495
第四节 电气设备定级管理498
一、设备定级498
二、单元划分500
第五节 设备定级标准501
一、变压器定级标准501
二、断路器(包括负荷开关)定级标准502
三、电压、电流互感器定级标准503
四、刀闸、母线、熔断器(跌落保险)定级标准504
五、电力电缆定级标准505
六、电力电容器定级标准505
七、过电压保护和接地装置定级标准506
八、蓄电池定级标准507
九、整流装置和直流盘定级标准508
十、继电保护装置定级标准509
十一、高压电动机定级标准509
十二、变(配)电站建筑设施定级标准510
十三、架空线路定级标准510
十四、变(配)电站的分类标准511
第六节 用电单位电气事故处理与调查512
一、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512
二、事故分类514
三、事故调查和分析516
四、事故统计和报告518
五、事故的详细分类与统计519
第七节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521
一、交流电动机521
二、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525
三、互感器538
四、开关设备544
五、套管569
六、支柱绝缘子和悬式绝缘子571
七、电力电缆线路573
八、电容器582
九、绝缘油和六氟化硫气体588
十、避雷器594
十一、母线598
十二、二次回路599
十三、1kV及以下的配电装置和电力布线600
十四、1kV以上的架空电力线路600
十五、接地装置602
十六、避雷器的电导电流值和工频放电电压值606
第八节 触电急救609
一、触电的几种形式609
二、触电原因及预防措施610
三、触电后的紧急救护610
第五章 电能销售与营业管理619
第一节 电力供应与电力使用619
一、供电营业区619
二、供电方式620
三、新装和增容用电622
四、变更用电624
五、用户受电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管理630
六、并网电厂633
七、电力营销的发展战略634
第二节 电价电费638
一、制定电价的原则638
二、电价的分类640
第三节 供用电双方的法律责任652
一、供用电合同652
二、违约用电654
三、窃电处理658
第四节 供电营业规范化659
一、供电营业规范化的目的659
二、供电营业规范化的通用标准659
三、营业场所规范化660
四、有关人员的服务标准662
五、供电文明服务用语和忌语664
六、严禁以电谋私的规定669
第五节 城镇一户一表供电670
一、工程改造的目标与原则670
二、工程改造的范围及步骤671
三、器材采购及施工质量管理671
四、电能表的选购672
五、改革传统的抄表、收费方式672
六、实施一户一表有关问题的说明672
第六节 用电营业管理自动化676
一、用电营业管理自动化目标676
二、应具备的软件功能目标677
三、必备的功能模块678
四、总体设计要求681
五、其它应注意的问题682
六、主要技术指标684
第六章 电能计量装置及电工仪表686
第一节 电能计量686
一、电能表的分类686
二、测量用互感器688
三、电能表容量和计费倍率的计算690
四、电能表标定电流的确定691
第二节 电能计量装置及表计配置691
一、Ⅰ类计量装置692
二、Ⅱ类计量装置692
三、Ⅲ类计量装置692
四、Ⅳ类计量装置692
五、电能计量装置表计的配置692
二、安装场所的选择693
第三节 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693
一、安装注意事项693
三、安装位置的确定694
第四节 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694
一、电能计量装置的标准检验设备及检验周期694
二、电能表、互感器的检验及轮换周期695
三、异常情况处理695
第五节 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695
一、单相电能计量695
二、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计量695
三、用60°内相角三相无功表计量无功电能695
六、用带附加线圈的三相四线无功电能表计量无功电能696
七、常见电能表错误接线696
五、三相四线无功电能计量696
四、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计量696
第六节 电能表的接线检查709
一、停电检查709
二、带电检查710
第七节 电能表常见故障及处理714
一、电能表常见故障分析表714
二、电能表转速不稳定的原因及处理714
三、电能表的潜动问题715
四、多功能电能表故障716
第八节 常用电能表的主要技术数据718
一、86系列电能表718
二、多功能电能表720
三、单相静止式电能表727
五、电能表铭牌标志的规定731
四、单相交流感应式长寿命电能表731
第九节 电工测量仪表概述733
一、电工测量仪表分类733
二、常用仪表的结构特点和使用场所734
三、安装式仪表的特征734
第十节 电流表和电压表750
一、磁电系电流表和电压表750
二、电磁系电流表和电压表753
三、电动系电流表和电压表755
四、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注意事项758
第十一节 功率表759
一、常用功率表的技术数据759
二、功率表的使用注意事项760
一、万用表763
第十二节 携带型仪表763
二、兆欧表769
三、接地电阻测试仪775
四、钳形表775
第七章 配电网技术及管理778
第一节 城市配电网规划778
一、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流程778
二、规划设计的技术原则780
三、配电设施783
四、特种用户供电技术要求785
第二节 配电线路设计787
一、设计中有关技术规定787
二、杆塔796
三、导线797
四、电力电缆800
第三节 配电变压器812
一、变压器常用名词术语812
二、变压器技术数据813
第四节 高压配电装置817
一、高压配电装置817
二、高压成套配电装置821
三、高压隔离开关828
四、高压断路器833
五、高压熔断器867
第五节 低压配电装置868
一、BSL型离墙式配电屏870
二、BDL型靠墙式配电屏870
三、BFC型抽屉式配电屏871
四、低压断路器874
五、刀开关887
六、负荷开关892
七、保护电器893
第六节 过电压与防雷保护925
一、过电压的概念925
二、内部过电压926
三、外部过电压926
四、防雷保护设施927
五、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配置938
第七节 接地装置946
一、接地的基本概念946
二、接地装置的安装及要求949
三、接地要求951
四、接地电阻的要求及测试957
五、接地线的要求及连接961
一、配电系统自动化的主要内容964
第八节 配电系统自动化964
二、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966
三、配电系统自动化的通讯方案968
四、配电系统自动化对一次设备的要求969
第八章 线损理论计算及线损管理970
第一节 线损的产生、构成及分类970
一、线损的产生970
二、线损的构成970
三、线损的分类971
第二节 线损理论计算的作用及条件973
一、线损理论计算的作用973
二、开展线损理论计算的条件974
一、均方根电流法975
第三节 线损理论计算的基本方法975
二、平均电流法976
三、最大电流法(损失因数法)977
四、考虑温度变化对导线电阻的修正978
五、电缆线路介质损耗电量的计算978
六、全月损耗电量的计算979
第四节 设备和元件电能损耗的计算980
一、变压器的损耗电量980
二、并联电容器的损耗电量983
三、电抗器的损耗电量984
四、电能表的损耗电量984
五、变电站二次回路的损耗电量984
六、变电站自用电的损耗电量984
八、绝缘子泄漏损耗电量985
七、电晕损耗电量985
第五节 35kV及以上电网的线损理论计算986
一、用节点等效功率法计算电力网的线损986
二、计算示例989
第六节 6~10kV配电网的线损理论计算992
一、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所需原始资料及基本假设992
二、配电线路线损理论计算的步骤993
三、配电线路等值电阻的计算994
四、计算示例996
第七节 低压电力网的线损理论计算1001
一、电压损失法1001
二、台区损失率法1004
三、平均电流法1004
二、线损理论计算软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1006
一、应用计算机进行线损理论计算的基本要求1006
第八节 计算机在电力网线损理论计算中的应用1006
三、线损理论计算软件应具有的输入及运行功能1007
四、线损理论计算软件应具有的输出功能1007
五、线损理论计算分析软件包1007
第九节 降低线损措施的效益计算1009
一、线路升压改造降损电量的计算1010
二、合理调整运行电压降损电量的计算1010
三、安装无功补偿装置降损电量的计算1012
四、增加并列线路降损电量的计算1012
五、增大导线截面或改造迂回线路降损电量的计算1013
六、环网开环运行降损电量的计算1013
七、变压器经济运行降损电量的计算1013
第十节 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1014
第十一节 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1018
第十二节 各种导线、电缆的电压损失、负荷矩、电抗值参数表1019
第一节 无功电力与电压、线损的关系1043
一、无功电力与电压的关系1043
二、无功电力与线损的关系1043
第九章 无功补偿与电压调整1043
第二节 负荷的功率因数1045
一、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1045
二、关于用户功率因数的规定1046
三、功率因数的测算1047
第三节 无功电源1049
一、同步发电机1049
二、输电线路的充电功率1050
三、并联电容器1051
四、其它无功补偿设备1053
一、电动机的无功损耗1055
第四节 无功损耗1055
二、变压器的无功损耗1057
三、输配电线路的无功损耗1059
第五节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则和补偿方式1060
一、无功补偿的基本原则1060
二、变电站的无功补偿1062
三、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1062
四、电力用户的无功补偿1065
第六节 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和经济效益计算1067
一、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1067
二、无功补偿的经济效益计算1071
第七节 电容器组的安装、接线和保护1075
一、电容器组的安装1075
二、电容器组的接线1077
三、电容器组的保护1079
第八节 电容器组的开关设备和成套补偿装置1082
一、电容器组的开关设备1082
二、电容器组的放电装置1083
三、电容器成套补偿装置1084
第九节 电容器的运行管理1086
一、电容器的检查验收1086
二、电容器的运行维护1087
三、电容器的运行监视1088
四、电容器的反事故技术措施1089
第十节 供电电压质量1090
一、电压波动的原因及其危害1091
二、供电电压允许偏差1092
三、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1093
四、公用电网谐波1094
第十一节 电压质量的监测和考核1096
一、运行电压的监视1096
二、电压监测点的选择1097
三、电压合格率的计算1097
四、电压监测仪1098
第十二节 电压调整的方式1099
一、电力网的调压方式1099
二、变压器调压1100
附录 常用便查图表资料1102
一、功率、电流关系速算1102
二、电工材料1107
三、导线和电缆1118
四、钢材与金具1150
五、电动机1170
热门推荐
- 2014620.html
- 461055.html
- 345540.html
- 3217507.html
- 2695736.html
- 1598573.html
- 694603.html
- 856011.html
- 3468887.html
- 792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0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23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8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5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28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5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9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4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7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