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DBADS2.0数据库设计与自动生成系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DBADS2.0数据库设计与自动生成系统
  • 王昀,黄立农,王晓敏,敬喜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
  • ISBN:790042076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DBADS2.0数据库设计与自动生成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数据库基本原理1

第1章 绪论1

1.1 三层次数据模型1

1.2 数据库模型3

1.3 数据库类型4

1.4 数据库设计目标5

1.5 数据库设计过程6

1.6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实施过程6

1.6.1 工作活动性质鉴别阶段7

1.6.2 定义阶段8

1.6.3 概念化阶段10

1.6.4 计算机效率优化阶段11

1.7 关于数据库设计自动化12

第2章 关系模型13

2.1 引言13

2.2 关系模型的基本结构13

2.2.1 关系13

2.2.2 关系的属性及属性值15

2.2.3 关系的特性15

2.3 函数依赖16

2.4 完全函数依赖18

2.5 多值依赖19

2.6 复合函数与传递依赖19

2.7 关系的规范化22

2.7.1 非规范化关系和1NF关系23

2.7.2 1NF关系和4NF关系26

2.7.3 最佳4NF关系28

第3章 关系的设计31

3.1 引言31

3.2 确定不可分解的基本单元32

3.2.1 不可分解性的标准32

3.2.2 关系的分解33

3.2.3 普遍性分解准则35

3.2.4 分解关系的步骤39

4.2 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41

4.2.1 实体、联系和属性41

4.1 引言41

第4章 数据库的实体-联系模型41

4.2.2 标识符42

4.2.3 E-R模型的图形表示42

4.2.4 实体和属性的抉择44

4.2.5 实体、联系及关系45

4.2.6 二元联系及n元联系45

4.2.7 递归联系48

4.3 设计E-R模型的步骤48

4.4 模型转化为关系的准则54

4.5 作用模型和类型模型55

4.5.1 作用及其结构56

4.5.2 类型模型及其结构64

4.6 聚合模型72

第5章 概念体设计76

5.1 概念体76

5.1.1 实体集合76

5.1.2 关联集合76

5.1.3 定义域76

5.1.4 实体属性和关联属性77

5.2 实体键与概念体的表示77

5.2.1 实体键77

5.2.2 实体集合的表示方法78

5.2.3 关联集合的表示方法79

5.3 概念体与关系模型80

5.3.1 实体集合用关系表示80

5.3.2 用关系表示属性间关联的关联集合81

5.3.3 用关系表示在实体集合之间关联的关联集合81

5.4 确定概念体81

第6章 数据库说明83

6.1 数据库说明的组成83

6.2 关系模型转化为逻辑记录结构83

6.3 存取需求说明89

6.4 量化数据说明90

7.1 引言92

第7章 数据库设计过程92

7.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实施的各个阶段94

7.2.1 工作活动性质鉴别阶段94

7.2.2 定义阶段94

7.2.3 概念化阶段97

7.2.4 计算机效率优化阶段101

7.3 数据库设计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01

7.4 数据库设计过程例子115

7.4.1 工作性质鉴别115

7.4.2 定义概念体117

7.4.3 建立E-R模型119

7.4.4 E-R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121

7.4.5 构造SRS数据库的总体逻辑模型123

7.4.6 数据库说明128

7.4.7 物理实现130

第8章 数据库设计自动化134

8.1 引言134

8.2 设计的自动化原理134

8.2.1 有向图与基本关系134

8.2.2 基本关系的距离139

8.2.3 建立复合关系Ap矩阵及其性质139

8.2.4 建立基本关系的距离矩阵D及其性质140

8.2.5 复合关系的距离及其权数141

8.2.7 最佳4NF的总体逻辑模型142

8.3 设计的自动化算法142

8.2.6 最小覆盖142

8.3.1 确定传递闭包的算法dbADS-TC143

8.3.2 确定传递闭包程序dbADS-TC执行过程143

8.3.3 确定基本关系的距离的算法dbADS-DT145

8.3.4 复合关系及其权数和距离147

8.3.5 确定最小覆盖算法dbADS-OV149

8.3.6 确定最小覆盖的一般步骤149

8.3.7 删除关系的原则150

8.3.8 删除算法151

8.3.9 设计总体逻辑结构算法dbADS-LM157

8.4.2 例子158

8.4 自动化算法应用举例158

8.4.1 dbADS系统158

第9章 数据库设计样本166

9.1 课题与设计指导166

9.1.1 课题166

9.1.2 设计指导166

9.2 阶段1:选择某个系作为考察对象170

9.3 阶段2:建立E-R模型173

9.3.1 建立E-R模型173

9.3.2 标明属性176

9.3.3 E-R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型178

9.4.1 分解关系:确定TMDB的不可分解单元180

9.4 阶段3:总体逻辑结构设计180

9.4.2 总体逻辑结构188

9.5 编写数据库说明190

9.5.1 组织模型190

9.5.2 关系模型转化为逻辑记录结构190

9.5.3 存取需求说明192

9.5.4 量化数据说明192

9.6 阶段4:物理设计(Ⅰ)——构造表196

9.6.1 计表结构196

9.6.2 用DBD构造表199

9.7 阶段4:物理设计(Ⅱ)——链接表200

9.7.2 建立STUDENT.db表和RESALTS.db表的链接201

9.7.1 主索引和次级索引201

9.7.3 建立COURSE.db表和RESALTS.db表的链接207

9.7.4 给表录入数据215

9.7.5 运行程序218

9.8 EDS数据库设计课题222

9.8.1 阶段1:概念化阶段222

9.8.2 阶段2:分析与分解关系226

9.8.3 阶段3:求传递闭包228

9.8.4 阶段4:求最小覆盖230

9.8.5 阶段5:求总体逻辑结构230

9.9 结束语231

10.1.2 “dbADS系统”的运行环境232

10.1.1 dbADS系统的组成232

10.1 系统概述232

第10章 数据库自动生成系统dbADS操作说明书232

下篇 数据库自动生成系统dbADS232

10.1.3 dbADS系统安装233

10.1.4 启动dbADS系统236

10.2 dbADS系统菜单236

10.2.1 文件237

10.2.2 数据准备237

10.2.3 执行算法240

10.2.4 单步执行241

10.2.5 保存结果243

10.3.1 原始数据244

10.3 操作示例244

10.2.6 帮助244

10.3.2 输入属性245

10.3.3 构造关系和分解关系245

10.3.4 确定传递闭包、关系距离和最小覆盖248

10.3.5 总体逻辑结构250

第11章 数据库设计自动化的研究报告253

11.1 前言253

11.2 原理253

11.2.1 有向图与基本关系254

11.2.2 基本关系的距离258

11.2.3 建立Ap矩阵及其性质261

11.2.4 建立基本关系的距离矩阵D及其性质263

11.2.5 复合关系的距离及其权数265

11.2.6 最小覆盖267

11.2.7 关系分解准则268

11.3 算法271

11.3.1 关系分解算法dbADS-RD271

11.3.2 传递闭包271

11.3.3 关系的距离274

11.3.4 最小覆盖277

11.3.5 总体逻辑结构288

11.4 dbADS系统及其测试289

11.4.1 dbADS系统289

11.4.2 测试290

第12章 关系数据库自动生成系统(dbADS)设计详解书294

12.1 课题与设计指导294

12.1.1 课题294

12.1.2 设计指导294

12.2 演示数据库自动生成的方法和过程298

12.2.1 阶段1:真实世界的概念化阶段299

12.2.2 阶段2:确定TMDB的不可分解单元(即基本关系)306

12.2.3 阶段3:确定传递闭包并消去没有意义的复合314

12.2.4 阶段4:确定关系的距离和权数327

12.2.5 阶段5:确定最小覆盖339

12.2.6 阶段6:总体逻辑结构设计347

参考文献3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