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
  • 许国禄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80060500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6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3

第一章 社会主义的过去和现在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过程3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痛苦与辉煌6

一、从1917~1945年,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所作的贡献8

二、从1946年至今,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所作的贡献14

第三节 苏联解体21

一、苏联解体的过程22

二、“8.19”事件后苏联解体的性质27

三、苏联解体的后果及其影响30

四、苏联解体的原因35

第二章 资本主义历史回顾与现代资本主义57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回顾57

一、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58

二、以英、法、美等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60

三、资本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并向帝国主义时代过渡64

第二节20世纪的资本主义及基本特点72

一、20世纪(现代)的资本主义72

二、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76

三、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弊端90

中篇 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同向发展的几大趋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前途103

第三章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环境——核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战争与和平共存10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者对待战争的态度104

一、战争的含义104

二、近现代战争的历史状况105

三、马克思主义者对待战争的态度111

第二节 发生战争的根源114

一、私有财产的出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是发生战争的总根源114

二、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的存在是发生国内战争的主要根源,而帝国主义的存在则是发生国与国之间战争的主要根源116

三、民族问题(民族矛盾)的存在,也是发生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117

第三节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环境——是和平还是战争121

一、自古以来,人类的社会环境就是战争与和平共存121

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要潮流122

三、未来世界的和平与战争问题,只能有一个模糊不清而又比较明确的答案128

第四章 划时代的新技术革命130

第一节 新技术革命概念130

第二节 堪称改造客观世界新飞跃的新技术131

一、信息技术131

二、生物技术134

三、新型材料技术135

四、新能源技术140

五、空间技术145

六、海洋开发146

第三节 新技术形成的主要特点147

一、新技术成群出现,它是以科学高度发展为基础的147

二、新技术知识密集,是人类手臂的延长和大脑的扩大149

三、科学、技术、生产形成完整的统一体,新技术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151

第四节 新技术革命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54

一、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未来学家对新技术革命的评述154

二、马克思主义者对待新技术革命的态度161

三、新技术革命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65

第五章 社会生产力高速增长,全球经济欣欣向荣167

第一节 社会生产力高速增长167

一、生产力概念167

二、新技术革命将使得生产力没有限度地增长170

三、21世纪将是生产力高速增长的世纪179

第二节 全球经济走向繁荣的三个趋势183

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着力于发展生产,增强综合国力184

二、世界经济日趋国际化184

三、区域经济集团化将加速发展187

第三节 欧洲经济发展状况188

一、欧洲一体化及其影响188

二、不可忽视独联体,特别是俄罗斯在欧亚经济活动中,将会起到积极作用199

第四节 北美洲经济发展状况201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201

二、美国的经济不会衰落203

第五节 亚洲经济发展状况209

一、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210

二、日本213

三、中国218

四、印度224

第六章 当代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同向变化22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227

一、阶级的定义及其起源227

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229

三、无产阶级斗争的基本形成231

第二节 现代社会阶级结构及阶级斗争233

一、现代几种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233

二、美、日、德等几个资本主义最发达国家社会阶级结构简况241

第三节 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结构发生了某些根本性的同向变化253

一、以农业为主体的社会阶级结构转向以工业为主体的社会阶级结构253

二、亦工亦农、工农结合,是两种社会制度中社会阶级结构的同向变化255

三、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56

四、走向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道路260

第七章 文化艺术再度复兴,生活方式全球化与传统文化民族化的趋势并存,宗教也在复兴264

第一节 文化艺术再度复兴265

一、文化艺术复兴的主要趋势266

二、全球性的经济繁荣和技术进步是形成文化艺术复兴的主原因269

第二节 生活方式全球化273

一、食品大交流274

二、时装国际化276

三、全球性的文艺交流277

四、英语将成为一种世界语言,它是推动全球生活方式向统一方向发展的主要工具280

第三节 传统文化民族化283

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283

二、民族及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两种趋势285

三、传统文化民族化287

第四节 宗教复兴293

一、“上帝”死而复活295

二、马克思主义者对待宗教的态度297

第八章 权力的同向转移299

第一节 权力的含义及其分类299

一、权力的新含义299

二、权力的分类300

第二节 权力的产生及其发展302

一、权力的产生302

二、权力的发展状况307

第三节 权力的同向转移310

一、暴力对知识的依赖日益增长、用高科技制造先进武器的军备竞赛是权力同向转移的趋势之一312

二、人类财富的创造与积累,日益依赖知识密集技术,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资本,这是权力同向转移趋势之二316

三、国家权力向着集中与分散两个方向发展,这是权力同向转移的趋势之三322

四、个人是否充分拥有生存和发展权利,最终取决于文化科学素质的高低,文化科学素质高者得以生存,低者势必趋于灭亡,这是权力同向转移的趋势之四329

第九章21世纪的新世纪337

第一节 更加辉煌的21世纪33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前途341

一、社会主义的前途无限光明341

二、几条主要的经验342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前途362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功绩362

二、资本主义是现代社会中万恶之源365

三、资本主义也有前途367

下篇 有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几个问题375

第十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问题375

第一节 中国的国情加社会主义等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75

第二节 与建设社会主义直接相关的基本国情386

一、基本国情之一:中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387

二、基本国情之二:经济落后389

三、基本国情之三:文化遗产丰富,科技、教育落后和不平衡392

四、基本国情之四:“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但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仍然存在着相当复杂的矛盾”403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基本路线407

一、这条基本路线是建立在基本国情、国际社会同向发展趋势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基础之上的408

二、中国经济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409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总方针,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基本支点和推进器411

第十一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415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415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415

二、在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反对西方反动势力和国内封建残余两条战线上进行斗争418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博大精深,从多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424

一、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之一425

二、合理解决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之二427

三、实行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三430

四、“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之四434

第十二章 从矛盾及其转化的观点看中国社会主义前途443

第一节 在社会主义内部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443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要矛盾445

一、属于发展生产力本身具有的矛盾446

二、属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450

三、属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451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同国际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457

一、矛盾双方的特点457

二、矛盾可能的转化459

第四节 从矛盾转化的观点看中国社会主义前途462

一、中国社会主义前途无限光明463

二、必须防止资本主义复辟4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