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两湖农业地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清代两湖农业地理
  • 龚胜生著(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216509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代两湖农业地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两湖农业发展的自然基础1

绪言1

二、清代两湖农业地理研究的现状2

三、本书结构3

第一章 清代两湖政区之沿革5

第一节 湖广分置湖北、湖南二省5

一、湖广分省的前奏5

二、湖广分省的时间7

三、湖广分省的尾声9

图1 清代两湖政区沿革图11

地图11

一、政区变化的时间特点12

第二节 府州厅县之沿革12

表1 清代各朝两湖行政区数表14

表14

二、政区变化的空间特点14

第二章 清代两湖之人口18

第一节 清代两湖人口的历史发展18

一、户籍类别18

二、载籍人口数字及其分析20

三、人口发展的阶段特点27

表2 清代两湖重要年份人口数表28

表3 清代两湖人口的年均递增率表29

第二节 清代两湖人口的空间差异34

一、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34

表4 清代两湖自然灾害对照表36

表5 清代两湖各府州人口发展表47

二、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48

表6 清代两湖人口密度差异表48

表7 清代两湖各府州人口密度表50

图2 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两湖人口密度图51

本章小结52

第三章 清代两湖之耕地54

一、地籍类别54

第一节 清代两湖耕地的历史发展54

二、载籍耕地类型与水旱耕地结构58

表8 清代西湖州县耕地结构表61

图3 清前期两湖水田比重等值线示意图66

三、载籍耕地数字及其分析69

表9 清代两湖各府州田亩原额表70

表10 清代两湖载籍耕地变化表75

表11 清代两湖顺治至嘉庆朝报垦田亩统计表78

表12 清代两湖实际耕地估计表81

第二节 清代两湖耕地的发展过程82

一、战争抛荒阶段82

二、垦复抛荒阶段84

三、开辟原荒前期阶段85

表13 清代洞庭湖区垸堤情形表89

四、开辟原荒后期阶段91

第三节 清代两湖耕地的空间差异93

一、土地开垦重心区域的转移93

二、耕地增长的空间差异94

图4 清前期两湖报垦地分布示意图95

三、耕地分布的空间差异96

表14 清代两湖耕地分布密度表97

表15 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两湖各府州垦殖指数表98

图5 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两湖耕地密度图99

本章小结100

第四章 清代两湖之粮食作物102

第一节 水稻102

一、稻谷种类与分类102

二、双季稻105

三、主要稻米产区110

表16 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两湖实征北漕南粮额表110

表17 清代两湖北漕南米额分布表111

图6 清代两湖主要稻米产区图114

表18 清代两湖稻谷生产情况估计表(并附表)115

四、稻谷生产情况估计115

一、麦子推广及主要产区118

第二节 麦子118

图7 乾隆时期湖南麦子的推广与分布图123

二、麦子生产情况估计125

表19 清代湖北南漳县麦子单产估计表126

表20 清代湖北广济县麦子单产调查表127

第三节 玉米、甘薯和马铃薯127

一、玉米128

表21 清代两湖主要玉米产地及生产情况表135

二、甘薯138

图8 清中期两湖玉米、甘薯分布示意图142

表22 清代两湖主要甘薯产地及生产情况表143

三、马铃薯145

四、玉米和薯类生产情况估计146

表23 清末两湖玉米、甘薯生产情况估计表148

第四节 其它粮食作物148

一、荞麦148

二、豆类150

三、粟谷151

四、其它杂粮152

第五节 粮食作物地域结构与收成变化153

一、粮食作物的地域结构153

二、粮食收成的变化157

表24 清代两湖粮食收成统计表(并附表)159

第五章 清代两湖之经济作物162

第一节 纤维作物162

一、棉花162

图9 清代两湖纤维作物分布示意图168

二、苎麻170

三、蚕丝和葛(附靛)173

四、光绪年间两湖棉桑的推广176

第二节 嗜食作物179

一、茶叶179

二、烟叶187

三、罂粟190

表26 清末两湖鸦片生产情况表192

表25 晚清两湖进口鸦片量表192

图10 清晚期两湖嗜食作物分布示意图195

第三节 油料作物196

一、草本油料196

二、木本油料198

图11 清代两湖木本油料分布示意图203

第四节 其它经济作物204

一、甘蔗204

二、药材205

三、漆树和蜡树206

四、蔬菜及其它207

第五节 主要经济作物的地域结构209

一、中部平原盆地丘岗区209

二、四周丘陵山地区210

一、施肥213

第一节 水田耕作技术与种植制度213

第六章 清代两湖之耕作技术与种植制度213

二、灌溉215

三、种植制度220

一、山区刀耕火种225

第二节 旱地耕作技术与种植制度225

二、旱地种植制度229

一、清代西湖人口压力下的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策231

第七章 清代两湖农业地理之人地关系专题研究231

表27 清代两湖人均耕地变化表232

表28 雍乾嘉三朝两湖农业雇工案例统计表233

表29 清代两湖人口压力发生区与缓冲区的人口耕地情况比较表236

二、“湖广熟,天下足”谚语的兴衰过程及其所反映的人地关系的嬗变252

表30 明正德至清乾隆两湖人均水田面积变化表267

三、从米价变化看清代两湖人地关系与农业经济的发展270

表31 清代两湖米价变化情况表270

表32 清代两湖银钱比值变化表275

表33 清代两湖米价变化趋势表278

图12 清代两湖米价变化趋势图280

表34 清代两湖耕地负荷量与米价变化关系表281

结语 清代两湖农业经济的时空特点288

表35 清代两湖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的时间差异表289

表36 清代两湖农业经济水平的地域差异表290

图13 清中期两湖种植农业经济水平差异图291

跋2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