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研究
  • 叶振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37042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62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导 论1

第一章战国中晚期秦国的财政改革19

第一节 改革前秦国所面临的社会矛盾19

一、各种政治矛盾并存的时局19

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加剧25

三、国家财政面临的重重危机31

四、改革是富国强兵的必由之路37

一、改革财产分配制度40

第二节 秦孝公时财政改革的主要措施40

二、变徭役地租为实物税制49

三、制定重农抑商禁末政策53

四、建立国家专卖制度66

五、实行储备与平准政策70

第三节 财政改革的效果与意义73

一、社会生产力明显提高73

二、社会经济走向发展繁荣76

三、财政实力得到增强77

四、封建国家由弱变强81

五、财政改革的意义和局限86

第二章西汉武帝时代的财经改革89

第一节 危机四伏变革方临的武帝时代90

一、武帝时代内外交困政局的历史再现90

二、武帝时代社会经济形势的再度逆转98

三、武帝时代财政危机的日益加剧109

第二节 武帝时代的财经改革新举措112

一、禁绝私铸,集权中央,实行统一货币政策113

二、算缗告缗,剥夺富商豪强的非法钱财118

三、倡行盐铁专卖政策,收夺富商盐铁之利于中央121

四、创办均输法,另辟新财源129

五、实行平准政策、调节物资供求,平抑市场物价135

六、徙民边塞,实行军、民屯垦139

第三节 武帝时代的财经改革成效与基本评价145

一、通过对农商关系的局部调整,使土地兼并之害受到一定的遏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46

二、改革给西汉社会带来了全面的繁荣与昌盛153

三、武帝时代财经改革成功的原因与历史评价159

第三章 西汉中后期的社会危机和王莽财经改革的失败170

第一节西汉中后期社会矛盾的全面激化171

一、西汉中后期“争于奢侈”世俗的形成及其严重危害172

二、西汉中后期外戚专权局面的出现与封建专制皇权的腐败182

三、西汉中后期的逐“末”之风与土地兼并日益猖獗191

第二节 王莽财经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198

一、王莽的土地“改革”方案198

二、王莽的“六管”经济政策205

三、王莽的币制改革212

第三节 从王莽财经改革失败中得到的启示217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财政改革222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危机222

一、动荡时期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222

二、土地兼并和人口流亡同日俱增226

三、陷入困境中的国家财政235

第二节 财政改革的主要内容240

一、改革土地制度,调节利益分配240

二、健全租调制度,力求合理负担249

三、整顿税制,减少税外加税260

四、实行专卖制度,维护国家经济利益262

五、加强户口管理,增加财政收入266

六、压缩财政支出,禁止贪污腐败273

第三节 财政改革的成效及其评价278

一、扭转了国家财政空匮局面279

二、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282

三、解放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86

四、增强了封建国家的综合实力289

五、缓解了各种社会矛盾290

第五章隋代文帝时期的财政改革294

第一节 隋初财政改革前面临的隐患294

一、隋文帝时潜伏的阶级矛盾295

二、隋代初年民族矛盾的尖锐298

三、国家财政基础的虚弱301

第二节 财政改革的措施及特点307

一、改革均田制度,调整土地占有失衡308

二、完善租庸调制,改善生产关系313

三、大索貌阅,扩大财税征收面316

四、健全仓廪制度,加强财政积蓄318

五、开运河兴屯田,解决财政调拨321

六、推行节俭政策,严禁贪污浪费323

七、改革货币与度量衡,稳定商品市场325

第三节 财政改革的成就与评说329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显著提高329

二、社会经济呈现繁荣趋势333

三、财政振兴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335

四、社会形势平稳安定341

第六章 唐代中叶的财政改革343

第一节 唐代中叶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343

一、分配不公引起的阶级矛盾及民族矛盾343

二、军事制度的变化对国家财政的影响347

三、社会经济变化出现的诸多问题350

四、入不敷出的国家财政危机355

第二节 唐代中叶财政改革的重大举措368

一、变均田制为庄园制,调整利益再分配368

二、改租庸调为两税法,建立新的税收制度370

三、制定盐铁课税为盐铁专卖378

四、改革漕运,解决财政调拨危机387

五、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权,实行分税制度391

六、健全会计制度,执行专款专用393

七、完善常平法与和籴政策395

八、改进币制,限制通货膨胀397

九、截流与开源同时并举400

第三节 唐代中叶财政改革的效果及意义403

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403

二、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409

三、国家财政迅速摆脱危机412

四、尖锐激烈的阶级予盾趋于缓和416

五、唐中期中央集权得到维护和加强418

第七章北宋神宗时期的财政改革421

第一节 北宋中叶积弱积贫程度的加深421

一、民族矛盾导致的财政负担421

二、阶级矛盾对财政改革的要求423

三、经济危机对国家财政的威胁426

四、财政危机的发展势在必改428

第二节 北宋中叶王安石主持的财政改革435

一、制定均输法,省费增效436

二、改革青苗法,抑制私人高利贷438

三、推广农田水利法,巩固农税来源441

四、颁布免役法,减轻农民负担444

五、贯彻方田均税法,实现税负公平445

六、推行市易法,打破商贾垄断449

七、减冗省费,缓解财政危机454

八、实行保马法,变官养为民养457

第三节 财政改革的作用与局限459

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得到调整459

二、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464

三、阶级矛盾由激化变为缓和469

四、积弱积贫的国家财政日益好转471

第八章 明代隆庆、万历初年的财政改革479

第一节 洪武至隆庆间的政治经济变化479

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的腐败480

二、土地兼并、人口流亡和农业经济的萎缩488

三、赋税锐减,支出日增,财政危机的加重492

第二节 以“一条鞭”法为核心的财政改革503

一、严格考成,整顿吏治503

二、清丈田亩,堵塞偷漏506

三、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510

四、节约开支,厚农资商513

五、力通互市,疏河通漕516

第三节 改革的成败与意义519

一、缓和社会矛盾,改善财政状况,整肃吏治,巩固边防519

二、明中叶财政改革的意义与局限522

第九章清代雍正时期的财政改革529

第一节 雍正即位时所面临的诸多社会矛盾530

一、康、雍之际的政治危机530

二、康、雍之际的阶级矛盾534

三、康、雍之际的财政危机540

一、结合吏治整顿,严查钱粮亏空546

第二节 雍正时期财政改革的几项有力措施546

二、实行耗羡归公、养廉银制度553

三、丈田亩,清积欠,均平负担563

四、摊丁入地,改革赋役制度569

第三节 雍正时期的财政改革成效与其在清代历史上的地位581

一、实现了整肃吏治的政治目的582

二、各地私自滥征加派之弊得到有效遏制584

三、封建国家财政日渐充裕586

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587

附录一 中国古代财政改革研究600

一、历次古代财政改革601

二、古代财政改革的经验与启示608

附录二 财政政策在中国历代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612

一、“重农抑商”政策613

二、国家专卖政策615

三、国家平准政策617

四、税收政策619

五、财政信用政策620

六、货币政策621

后记6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