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蒙古喇嘛教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内蒙古喇嘛教史
  • 德勒格编著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ISBN:720403862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814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8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蒙古喇嘛教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元代喇嘛教1

第一节 元代喇嘛教概述1

一、成吉思汗时期1

二、窝阔台汗时期5

三、蒙哥时期10

四、忽必烈汗时期16

附:26

一、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简历26

二、萨迦五祖八思巴简历28

三、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30

四、忽必烈赐予八思巴的《优礼僧人诏书》32

五、忽必烈赐予八思巴的《珍珠诏书》34

第二节 元代“帝师”制度35

第三节 尊崇喇嘛教,授予政教大权44

一、尊崇喇嘛教44

二、喇嘛教的封建特权45

三、朝廷对喇嘛教的信仰52

四、佛事活动繁多,耗费巨额资金56

附:成宗完泽笃赐给西藏僧人的《优礼僧人诏》60

第四节 元代寺庙61

第五节 喇嘛教(佛教)管理机构——宣政院68

一、宣政院的建立68

二、宣政院的官吏69

三、宣政院所属机构70

第六节 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建立72

一、噶举派76

第七节 元朝同西藏喇嘛教各教派的关系76

二、宁玛派79

三、噶当派80

四、觉囊派80

五、夏鲁派80

第八节 元朝同喇嘛教断绝联系80

第二章 明代喇嘛教85

第一节 喇嘛教第二次传入蒙古85

第二节 阿拉坦汗与喇嘛教建立联系86

第三节 阿拉坦汗同索南嘉措会晤92

第四节 索南嘉措到土默特部109

第五节 第四世达赖喇嘛转世在土默特部116

第六节 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广泛传播120

第七节 喇嘛教迅速传播的原因127

第三章 清代喇嘛教130

第一节 喇嘛教与清朝廷的联系130

第二节 清朝廷联络喇嘛教上层人物为其统治服务135

第三节 兴建喇嘛庙发展喇嘛145

附:雍和宫乾隆御制《喇嘛说》碑文156

第四节 对喇嘛教的奖励政策158

一、实行册封、赐号制度159

二、有些地方寺庙实行政教合一制度159

三、授予经济特权160

四、赠送阿勒巴特制度161

第五节 对喇嘛教的限制政策162

二、清朝政府控制大呼图克图、葛根的转世选定权163

一、设置理藩院163

三、创立“金本巴瓶”掣签转世制度165

四、采取政教分立,消弱呼图克图、葛根的势力166

五、降低呼图克图、葛根朝觐规格167

六、整顿寺庙,建立监督检查制度168

七、惩治反叛分子169

第六节 交流和发展民族文化171

第四章 民国时期喇嘛教173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喇嘛教173

一、辛亥革命时期蒙古王公动态173

二、笼络蒙古王公和上层喇嘛175

三、设置蒙藏院180

第二节 南京政府时期的喇嘛教182

一、设置蒙藏委员会183

二、南京政府对喇嘛教的政策和措施184

三、联络喇嘛教领袖人物193

四、蒙古喇嘛教上层喇嘛来京展觐199

第五章 日伪时期的喇嘛教202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局势变化202

一、内蒙古东部地区局势变化202

二、内蒙古西部地区局势变化202

第二节 日伪时期对喇嘛教的政策203

一、伪“满洲国”对喇嘛教的政策203

二、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对喇嘛教的政策206

一、设立特务机关培植情报人员208

第三节 日本帝国主义对喇嘛教的控制措施208

二、设立“喇嘛训练所”训练特情人员216

第四节 整顿喇嘛教218

一、整顿思想218

二、设立伪满洲国“喇嘛宗团”和伪蒙缰地区“蒙古佛教复兴会”、“喇嘛印务处”等组织218

三、削弱喇嘛教势力和影响219

四、参加生产建设220

五、设立喇嘛学校221

六、留日制度222

第六章 喇嘛教的组织系统224

第一节 喇嘛教寺庙宗教组织——“扎仓”224

一、“扎仓”的组织形式224

二、“扎仓”的学习内容和学位制度226

三、“扎仓”的辩论制度243

第二节 喇嘛教行政组织246

一、喇嘛札萨克旗246

二、喇嘛印务处252

三、索干代256

四、苏格沁259

五、寺庙经济管理机构259

第三节 喇嘛教的称号、职位和学位、戒位261

一、喇嘛教的称号261

二、喇嘛教的封号262

三、喇嘛教的职务264

四、喇嘛教的学位267

一、寺庙的阿勒巴特268

第四节 阿勒巴特268

五、喇嘛教的戒位268

二、阿勒巴特的来源269

三、阿勒巴特的管理271

四、阿勒巴特的义务和权利272

第五节 寺庙经济275

一、寺庙财产275

二、寺庙经济来源及收入277

三、寺庙的经济支出287

第七章 喇嘛教的转世制度292

第一节 喇嘛教的转世制度292

一、转世制度的确立292

二、内蒙古喇嘛教转世制度的由来298

三、呼图克图、葛根转世的方法300

四、内蒙古地区的呼图克图、葛根305

五、蒙古喇嘛教的洞礼制度312

第二节 著名呼图克图、葛根简介315

第八章 喇嘛教教派教义教规407

第一节 西藏喇嘛教五大教派407

一、宁玛派408

二、噶当派411

三、萨迦派412

四、噶举派414

五、格鲁派417

第二节 喇嘛教教义421

一、古尔本·吐如勒音·乌吉勒(三科)421

二、都尔本·乌恩(四谛)423

三、奈门·扎玛(八正道)424

四、古尔本·特木德格(三法印)424

五、古尔本·苏尔塔拉(三学)425

六、希顿巴日勒都拉嘎(因缘论)426

七、希勒塔干·乌热东(因果论)428

八、黑音·乌吉勒(空论)430

九、散斯尔·呼尔德(轮回论)431

十、额尔特木齐音·乌吉勒(宇宙观)432

第三节 喇嘛教戒律435

附:《彰所知论》卷上440

第九章 喇嘛教寺庙452

第一节 喇嘛教寺庙、喇嘛情况452

一、呼伦贝尔盟寺庙、喇嘛情况454

二、兴安盟寺庙、喇嘛情况455

三、哲里木盟寺庙、喇嘛情况457

四、赤峰市寺庙、喇嘛情况471

五、锡林郭勒盟寺庙485

六、乌兰察布盟地区寺庙501

七、伊克昭盟寺庙、喇嘛情况504

八、巴彦淖尔盟寺庙、喇嘛情况518

九、阿拉善盟寺庙、喇嘛情况520

十、包头市寺庙522

十一、呼和浩特市寺庙、喇嘛情况523

第二节 寺庙布局、神佛像、经典、供物527

一、寺庙布局527

二、寺庙供奉的神佛像530

附:赛音查格音·明干·包尔汗(贤劫千佛号)550

三、大藏经560

四、寺庙的佛事活动及“查玛”舞570

五、寺庙装饰物供品579

六、寺庙的工雕、绘画艺术584

第三节 著名寺庙简介587

第十章 五十年大事记727

第一节 解放初期,对喇嘛教的政策727

一、全面贯切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727

二、贯切执行统一战线政策730

三、保护寺庙,保护寺庙财产732

四、提倡喇嘛学习文化知识,参加劳动生产733

五、废除封建特权734

第二节 土地改革时期的喇嘛教735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区历次喇嘛教代表会议739

一、第一次喇嘛教代表会议739

二、第二次喇嘛教代表会议742

三、第三次喇嘛教代表会议743

四、中国佛教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分会第一届代表会议744

五、中国佛教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分会第二届代表会议745

六、中国佛教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分会第三届代表会议746

七、中国佛教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分会第四届代表会议747

八、内蒙自治区佛教协会第五届代表会议747

第四节 关于对寺庙牲畜进行社会主义改造748

第五节 关于在喇嘛界中进行社会主义教育754

一、喇嘛参加生产劳动759

第六节 喇嘛参加社会主义建设759

二、发挥喇嘛医的作用761

三、举办喇嘛文化学校762

第七节 喇嘛教界开展对外友好活动763

一、参加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庆活动763

二、访问缅甸763

三、参加第四届世界佛教徒友谊大会764

四、参加释迦牟尼涅槃二千五百周年纪念活动767

五、与蒙古国佛教团体互访769

第八节 十世班禅大师在内蒙古769

第九节 十年动乱中的内蒙古喇嘛教771

一、喇嘛教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771

二、“破四旧”——古文化的灾难772

三、在喇嘛教界开展了“挖肃”与挖“内人党”运动773

第十节 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宗教政策774

一、平反冤假错案774

二、全区宗教工作会议775

三、全区喇嘛教工作会议776

四、维修、开放宗教活动场所777

五、抚养老年喇嘛779

六、恢复和建立佛教团体780

七、举办喇嘛学校780

附:主要参考书目782

附:内蒙古地区寺庙示意图789

后记8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