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前寒武纪大陆地壳演化示踪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前寒武纪大陆地壳演化示踪
  • 陆松年,杨春亮,李惠民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20438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15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前寒武纪大陆地壳演化示踪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陆地壳演化时间维的确定及存在问题1

第一节 U-Pb同位素测年法1

一、U-Pb测年法比较2

二、U-Pb年龄数据的地质解释3

三、U-Pb测年方法的改进4

第二节 等时线法6

第三节 多种同位素测年体系的比较和综合运用6

第二章 测年过程中的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8

第一节 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方法概述8

第二节 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方法分述10

一、显微镜下锆石特征研究10

二、锆石的扫描电镜研究10

三、锆石成分分带及成因标型意义11

四、锆石结构标型研究13

五、岩浆结晶锆石和变质重结晶锆石的鉴别标志17

第三节 测年工作中锆石成因矿物学的应用18

一、对中国最古老锆石的成因研究18

二、麻粒岩相岩石中锆石成因判别19

第三章 Sm-Nd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23

第一节 Sm-Nd同位素参数的计算及其地质意义23

一、Sm/Nd值和147Sm/144Nd值23

二、单个样品的钕同位素初始比值INd25

三、模式年龄TDM和TCHUR25

四、样品偏离球粒陨石钕同位素比值程度的εNd值25

五、样品偏离球粒陨石钐同位素程度的fsm/Nd值25

第二节 Sm-Nd等时线年龄合理性判别26

一、判别参数28

二、判别方法和步骤29

第三节 判别实例分析31

一、辽宁清原太古宙清原群斜长角闪岩Sm-Nd等时线判别31

二、太行山阜平群高级变质岩Sm-Nd等时线判别31

三、内蒙古兴和桑干杂岩基性麻粒岩包体Sm-Nd等时线年龄研究33

四、Sm-Nd混合等时线实例分析35

五、利用同位素参数检查人为等时线的实例35

第四节 等时线年龄的地质意义38

一、Sm-Nd等时线年龄大于U-Pb年龄38

二、Sm-Nd等时线年龄接近U-Pb年龄39

三、Sm-Nd等时线年龄小于U-Pb年龄39

第五节 中国前寒武纪大陆地壳演化的Sm-Nd同位素示踪信息40

一、理论前提41

二、中国最古老的大陆地壳信息43

三、几个前寒武纪陆块的Sm-Nd同位素特征及钕同位素地球化学分区的讨论47

四、太古宙钕同位素地球化学块50

五、元古宙钕同位素地球化学块53

第四章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57

第一节 理论基础58

第二节 太古宙铅同位素特征59

第三节 元古宙铅同位素特征60

一、东升庙铅-锌矿61

二、高板河铅-锌矿61

三、关门山铅-锌矿61

第四节 显生宙铅同位素特征63

一、乌拉山金矿63

二、河北张家口小营盘金矿64

三、冀东金厂峪金矿64

四、吉林夹皮沟金矿66

五、胶东玲珑金矿66

六、河南小秦岭金矿66

第五节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构造分区讨论67

一、铅同位素地球化学块68

二、华南铅同位素地球化学块的进一步划分70

第五章 地壳演化过程中稀土元素的示踪72

第一节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应用的理论基础和方法72

一、稀土元素在矿物中的分配系数(Kd)72

二、岩石成因的定量模拟73

三、蚀变交代作用对岩石稀土元素丰度和分配的影响76

第二节 初始地壳的稀土元素特征76

一、华北陆块太古宙初始地壳的时空演化及稀土元素特征77

二、前寒武纪初始地壳演化小结81

第三节 活化再造地壳84

一、辽北-吉南太古宙高级变质区和花岗岩-绿岩区84

二、冀东太古宙变质基底中的花岗质岩石87

第六章 变质压力-温度-时间(P-T-t)轨迹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构造模型解释89

第一节 变质p-T-t轨迹岩石学研究方法89

一、利用绝对温压计推测p-T轨迹的方法89

二、石榴子石环带测定p-T-t轨迹方法90

三、实例分析91

四、p-T-t轨迹时限的确定92

第二节 变质p-T-t轨迹的构造模型93

一、逆冲构造体系的p-T-t轨迹93

二、拉张构造体系的p-T-t轨迹94

三、深部地壳变质的p-T-t轨迹94

第三节 利用p-T-t轨迹建立地壳剖面96

第七章 中国前寒武纪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库98

第一节 概述98

一、建库目的98

二、数据库系统开发和运行的环境98

第二节 数据库文件说明99

一、基础资料库99

二、字典库103

第三节 系统结构与主要模块功能介绍105

一、基础资料库管理子系统105

二、字典库管理子系统109

第四节 数据库系统在本专题研究进程中已发挥的作用109

一、对Sm-Nd资料的分析处理109

二、对铅同位素资料的分析处理110

三、ZQTDXT的特点110

第八章 华北陆块前寒武纪大陆地壳演化示踪113

第一节 晋冀蒙块体的太古宙变质基底113

一、地层系统113

二、造壳事件114

三、地壳的活化再造120

四、前寒武纪大陆地壳演化示踪122

第二节 冀东块体的太古宙地壳演化124

一、太古宙岩石热-构造演化124

二、太古宙地壳演化的同位素年代及地球化学证据127

第三节 鲁东岩块前寒武纪演化示踪129

一、前寒武纪热-构造事件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129

二、玲珑和牟平-乳山花岗岩演化的新资料132

三、胶南变质基底的同位素示踪信息134

四、热-构造演化讨论136

第四节 华北前寒武纪大陆地壳生长模式讨论137

一、微陆核的形成138

二、垂向增生138

三、侧向增生140

四、块体拼贴140

五、元古宙增生140

结语142

参考文献146

图版说明及图版1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