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民事诉讼法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际民事诉讼法概论
  • 李双元,谢石松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3224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91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610页
  • 主题词:国际私法(学科: 民事诉讼法 学科: 研究生) 国际私法 民事诉讼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民事诉讼法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版前言1

序(第一版)1

第一编 总论3

第一章 国际民事诉讼法的概念3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的概念3

一、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3

二、民事诉讼程序和审判外程序5

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6

第二节 国际民事诉讼和国际民事诉讼法8

一、国际民事诉讼和国际民事诉讼法的概念8

二、国际民事诉讼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10

三、国际民事诉讼法的名称问题13

第三节 国际民事诉讼法的性质及其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15

一、它是公法还是私法?15

二、它与国际法的关系17

三、它与国际私法和其他几种冲突法的关系18

四、它与实体法的关系20

第四节 国际民事诉讼法的渊源26

一、概述26

二、国内立法27

三、国际条约29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民事诉讼法和国际民事诉讼法学33

第二章 国际民事诉讼法的历史37

第一节 奴隶制时期的国际民事诉讼法37

一、概述37

二、几个古老法律中的国际民事诉讼法39

第二节 封建制时期的国际民事诉讼法41

一、概述41

二、中世纪三个不同时期的国际民事诉讼法42

第三节 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民事诉讼法45

一、概述45

二、国际民事诉讼条约的起源和发展46

三、资本主义国际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47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民事诉讼法54

第五节 国际民事诉讼法学的历史56

第三章 国际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适用60

第一节 概述60

第二节 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律适用的几种传统理论62

一、预先排除说(Priori excluded)62

二、有效说或方便说66

三、“decisoria lits”与“ordinatoria lits”69

第三节 最密切联系原则应是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律适用的主要原则74

一、理论和方法上的根据74

二、具体的运用75

第四章 国际民事诉讼法规范80

第一节 国际民事诉讼法规范的体系80

一、概述80

二、国际民事诉讼法规范的种类81

第二节 国际民事诉讼法中的冲突规范84

一、冲突规范的种类84

二、立法、司法管辖权和法律适用的冲突规范86

三、公法领域中的冲突规范88

四、单边冲突规范和双边冲突规范90

第三节 连结点91

一、概述91

二、连结点的种类93

三、国籍95

四、住所99

五、财产所在地101

六、行为地103

七、当事人的意思自治104

第五章 国际民事诉讼法中与冲突规范适用有关的制度106

第一节 冲突规范之间的二级冲突问题106

第二节 识别107

一、概述107

二、萨瑟关于识别与识别的修正的理论109

三、国际民事诉讼法中的识别111

四、法院地法在识别中的适用和限制113

第三节 反致和转致(Remission and Transmission)118

一、概述118

二、接受和拒绝反致的理论119

三、反致在国际民事诉讼法中的适用123

第四节 先决问题(Preliminary Questions)125

一、概述125

二、国际民事诉讼法中的先决问题127

三、先决问题的解决129

第五节 适用更有效的法律的原则130

一、概述130

二、适用更有效的法律和最密切联系原则131

三、国际民事诉讼中的适用更有效法律原则133

第六节 适用多数同一裁判原则(Principle of Identical Majority Adjudgement)135

第七节 双重冲突规范原则(Principle of Duplicating Conflict Rules)136

第八节 外国实体法、诉讼法适用的排除137

一、排除的各种根据137

二、公共政策(公共秩序)条款(Clause of Public Policy)140

三、互惠(Reciprocity)143

四、法律的欺诈性规避(Fraudulent Evasion of the Law)146

第六章 外国法适用中的其他几个问题150

第一节 外国法的适用和处分原则150

第二节 外国法内容的确定和听讯原则152

一、听讯原则及其适用152

二、外国法是法律还是事实?153

三、萨瑟的观点157

第三节 不能确定应适用的外国法时的处理158

第四节 在外国法适用上的上级法院的监督权160

一、概述160

二、错误适用冲突规范的补救161

三、错误解释外国法的补救163

第二编 分论169

第七章 国际民事诉讼中的法院管辖权169

第一节 法院管辖权的概念169

一、概念169

二、法院管辖权中的冲突规范173

第二节 法院管辖权的基本种类173

一、概述173

二、专属管辖权和被排除的管辖权175

三、竞争的管辖权177

第三节 确定管辖权的一般原则178

一、一般原则178

二、法院管辖权的国际协调181

三、三种管辖权之间的关系184

第四节 法院管辖权的审查187

一、概述187

二、若干国家对法院管辖权的审查188

第五节 继续管辖问题193

第八章 不同法系中法院管辖权的确定195

第一节 大陆法系各国对法院管辖权的确定195

一、德国法系各国195

二、瑞士法系各国199

三、拉丁法系各国204

四、斯堪的纳维亚法系各国215

第二节 普通法系国家对法院管辖权的确定221

一、基本特征221

二、英国223

三、美国233

四、加拿大242

第三节 前苏东法系国家对法院管辖权的确定244

一、前苏联244

二、前东欧国家247

第四节 其他若干国家对法院管辖权的确定264

一、印度264

二、墨西哥265

三、委内瑞拉266

四、突尼斯267

第五节 中国关于国际民事管辖权的确定268

一、一般规则268

二、国内立法和司法实践269

三、中国海事诉讼管辖权制度271

四、国际条约274

第九章 法院管辖权的限制——国家豁免和外交豁免275

第一节 法院管辖权的限制及其法律依据275

一、法院管辖权受到限制的各种情况275

二、限制法院管辖权的法律依据276

第二节 国家豁免问题278

一、绝对豁免说278

二、职能豁免(或限制豁免说)279

三、两种学说的论争280

四、国家机构的豁免权282

五、主张限制豁免说的三个重要立法和一个草案284

六、中国的理论和实践287

第三节 国际法人的豁免问题290

一、概述290

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291

第四节 外交代表的豁免问题293

一、概述293

二、《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294

三、《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300

四、国家元首的豁免问题302

五、国际会议的代表和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的豁免问题303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304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306

第五节 外国武装力量及其成员的豁免问题307

第六节 客体豁免权(Objective Exemptions)或属物豁免权(Immunity Ratione Materiae)309

一、概述309

二、客体豁免权的内容和范围310

第七节 国家管辖权在国外的延伸312

第十章 国家行为·非方便法院·平行诉讼314

第一节 非方便法院理论314

一、非方便法院理论的概念314

二、非方便法院理论的起源315

三、非方便法院的检验标准316

四、美国非方便法院的实践323

第二节 平行诉讼问题331

一、平行诉讼的概念331

二、有关国家关于解决平行诉讼问题的立法与实践332

三、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338

四、我国有关平行诉讼问题的法律规定及其完善341

第十一章 外国人的诉讼地位343

第一节 诉讼能力343

一、诉讼能力343

二、诉讼行为能力344

三、抗辩能力347

四、诉讼权利和诉讼权利能力348

第二节 诉讼费用的担保350

一、概述350

二、诉讼费用担保的要件354

第三节 诉讼费用的免除(司法救助)358

一、概述358

二、诉讼费用免除的条件359

三、国际条约的规定363

四、中国的制度363

第四节 诉讼代理人364

第十二章 证据368

第一节 概述368

第二节 举证责任369

一、举证责任的概念369

二、举证责任的法律性质371

三、划分举证责任的准据法372

第三节 初步证据(Prima facie evidence)374

第四节 关于证明方法的自由裁量权374

第五节 某些证明方法的决定性效力375

一、概述375

二、证明方法决定性效力的准据法376

第六节 取证方法的准据法382

一、概述382

二、获取书面证据的准据法384

三、获取物证的准据法389

四、采取宣誓(oath)的准据法390

五、检验或勘验的准据法391

第七节 证据保全391

第八节 推定393

第九节 认诺和承认394

第十三章 国际司法协助396

第一节 国际司法协助的概念396

一、概述396

二、司法协助的国内法和国际法渊源397

三、司法协助的一般法律问题401

第二节 请求送达408

一、国外送达的一般法律问题408

二、中国的国外送达制度411

三、民商事国外送达海牙公约417

第三节 请求取证421

一、国外取证的一般法律问题421

二、中国的国外取证制度423

三、民商事国外取证海牙公约424

第十四章 外国诉讼程序效力的承认431

第一节 承认外国诉讼程序效力的一般问题431

一、外国民事诉讼的程序法和实体法效力431

二、外国诉讼的程序法效力的承认434

三、外国诉讼实体法效力的承认438

第二节 诉讼期间(外国未决诉讼法律效力的承认)440

一、概述440

二、外国诉讼期间的抗辩效力441

三、诉讼期间标的转让问题443

第三节 外国判决的承认和执行444

一、承认和执行的一般制度444

二、关于是否必须是一个外国的、民事的判决的问题448

三、关于是否必须是一个现实的、合法的、有效的判决的问题453

四、内外国判决的冲突及外国法院的管辖权和权限的问题457

五、诉讼程序、法律适用和判决的实质审查问题461

六、公共政策、互惠和其他464

七、若干国家关于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现行规定469

八、民商事外国判决的承认和执行的国际公约476

九、我国关于判决域外承认执行的规定478

十、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的问题480

第三编 国际商事仲裁491

第十五章 国际商事仲裁的一般问题491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491

一、概述491

二、国际商事仲裁的性质和特点493

三、国际商事仲裁的主要法律问题494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的国际立法495

第三节 国际商事仲裁机构499

一、临时仲裁机构500

二、常设仲裁机构501

三、国际上几个最重要的仲裁机构502

四、中国的国际仲裁机构507

第四节 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适用510

一、仲裁法(lex arbitrii)510

二、适用于实质问题的法律513

第五节 友好仲裁514

一、概述514

二、有关国家的立法与实践516

三、友好仲裁的必要性及对仲裁员自由裁量权的限制519

第十六章 仲裁协议和仲裁程序521

第一节 仲裁协议的概念和种类521

一、仲裁协议的概念521

二、仲裁协议的种类522

三、格式仲裁条款523

第二节 仲裁协议的内容524

第三节 仲裁协议的效力528

一、仲裁协议的有效要件528

二、仲裁协议的法律意义530

三、仲裁条款自治权理论(Theory of Autonomy of the Arbitration Clause)531

四、未签字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533

第四节 仲裁程序的申请和受理536

一、仲裁程序的概念536

二、仲裁的申请536

三、仲裁的受理538

第五节 仲裁员和仲裁庭538

一、仲裁员的资格538

二、仲裁员的指定540

三、仲裁庭及其组成542

四、仲裁员的异议和替换542

第六节 仲裁审理543

一、仲裁审理的概念及其方式和程序543

二、审查证据、询问证人546

三、保全措施546

第七节 仲裁中的调解555

一、仲裁中的调解程序的概念555

二、调解程序556

第八节 仲裁裁决557

一、裁决的时间557

二、裁决的形式和内容558

三、裁决的定案效力559

第九节 快速仲裁(简易程序)561

一、快速仲裁的一般问题561

二、中国的简易仲裁程序564

第十七章 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566

第一节 外国仲裁裁决的概念566

一、确定仲裁裁决的国籍的根据566

二、萨瑟关于裁决国籍问题的理论572

三、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575

第二节 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条件和程序576

一、不同的理论和实践576

二、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条件577

三、执行程序580

四、关于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580

第三节 外国仲裁中的调解的承认和执行581

参考书目584

一、西文部分584

二、中文部分5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