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国历史与文化研究 二编 第16册 中国近代时间计量探索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国历史与文化研究 二编 第16册 中国近代时间计量探索 上
  • 任杰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404284X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国历史与文化研究 二编 第16册 中国近代时间计量探索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前言1

绪论7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认识7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预期以及前人工作述评12

三、对本书写作结构和所用文献的说明19

第一章 中国传统时间计量在近代的延续与衰亡25

第一节 中西时间单位制度的碰撞与融合26

一、西方时、分、秒(hms)制的传入及中西时刻制度的融合28

二、历法时间单位制度的演变33

三、小结42

第二节 传统测时的西化43

一、测时的概念及中国传统测时的发展轨迹43

二、明末及清中前期测时的欧化45

三、旧测时传统之延续一面49

四、小结52

第三节 传统守时、播时的延续与衰亡53

一、传统守时及其在近代的延续与衰亡54

二、传统播时及其在近代的延续与衰亡61

本章结语74

第二章 机械钟表在明清中国79

第一节 机械钟表的传播、生产与普及80

一、近代欧美机械钟表技术发展概况80

二、西方机械钟表在中国的传播85

三、机械钟表在中国的生产93

四、近代中国的钟表普及浪潮98

五、小结100

第二节 明清机械钟表的功用100

一、钟表功用的复杂性100

二、机械钟表功用分类104

三、机械钟表的计时功用109

四、统一钟表时间的追求116

五、小结121

本章结语122

第三章 新兴播时方式的崛起123

第一节 市镇播时的革新124

一、播时在近代时间计量中的重要地位124

二、公共时钟播时126

三、午炮播时151

四、电笛、汽笛播时162

五、其他市镇播时方式169

六、小结173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标准钟建设与运行174

一、子母电钟介绍174

二、标准钟的建设177

三、标准钟的维护与使用195

四、标准钟背后的政治因素202

五、小结206

第三节 远程播时的革命207

一、搬运钟播时的新发展207

二、前无线电的电信播时214

三、无线电播时223

四、小结237

本章结语238

下册241

第四章 时间标尺的演变241

第一节 近代中国标准时制源流244

一、标准时早期发展简史245

二、晚清时期标准时的起步248

三、北洋政府时期标准时的推广251

四、「黄金十年」中的标准时推行情况256

五、战争年代中的标准时266

六、小结275

第二节 民国时期夏令时的推行历史277

一、夏令时的内涵及实行历史简说278

二、1919年我国的夏令时行用情况及其引发的争论281

三、抗战时期沦陷区实行的夏令时286

四、国民政府的夏令时推行296

五、馀论301

本章结语304

第五章 建立国家时间计量基准的努力307

第一节 我国近代的时间计量基准工作概况308

一、基本说明308

二、晚清、北洋政府时期的时间计量基准工作312

三、国民政府时期我国的时间计量基准工作316

四、小结323

第二节 中研院天文所30年代测时工作探究324

一、相关机构史概要326

二、前人研究回顾329

三、天文所30年代中期测时工作状况的特殊性333

四、李铭忠其人及其工作报告的性质与写作背景338

五、李铭忠的具体工作状况344

六、所内关系的影响及所长余青松的责任350

七、蔡元培等院方高层的责任及中研院人事制度的问题357

八、馀论364

本章结语367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369

一、三条发展线索369

二、时间与人类社会373

参考文献375

古籍文献375

近代连续出版物379

档案材料383

其他近代文献389

当代回忆录性质著述392

研究专著392

当代连续出版物400

其他资源405

索引411

后记4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