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监督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监督学
  • 毛昭晖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404084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监督学-电视大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监督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监督学概述1

第一节 监督与腐败的含义和特征2

一、监督含义的多种表述2

二、监督的特征4

三、廉政与勤政的基本内涵7

四、腐败概述9

第二节 监督的功能15

一、矫正功能15

二、制约功能16

三、预防功能17

四、反馈功能17

第三节 监督的分类18

一、依监督的主体18

二、依权力控制模式20

三、依监督方式22

四、依监督阶段23

第四节 监督的基本原则25

一、独立、客观行使监督权的原则25

二、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26

三、适用法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26

四、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27

五、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27

六、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28

七、全面监督与过程监督相结合的原则28

第五节 监督学的学科特点与研究现状29

一、监督学研究的对象29

二、监督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30

三、我国监督学研究的现状31

第二章 监督思想与监督理论33

第一节 监督思想33

一、中国古代与近代的监督思想34

二、当代中国的监督思想42

三、国外监督思想综述48

四、中外监督思想的比较分析51

第二节 监督理论53

一、人民主权理论54

二、议行合一理论57

三、三权分立理论59

四、多元民主理论61

五、协商民主理论63

第三章 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67

第一节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67

一、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进67

二、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职权75

三、中国古代监察法规建设81

四、中国古代的谏诤制度85

五、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88

第二节 中国近代监察制度92

一、中华民国的监察制度92

二、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监察制度96

第三节 当代中国监察制度98

一、当代中国行政监察制度的演进98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廉政公署为核心的监督制度101

三、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监督制度103

四、中国台湾地区的监察制度105

第四章 当代中国监督运行机制108

第一节 中国廉政监督运行机制109

一、廉政监督运行机制概述109

二、中国廉政监督的基本战略113

三、中国廉政监督的预警机制117

四、中国廉政监督的防范机制124

五、中国廉政监督的惩戒机制132

第二节 中国效能监督的运行机制135

一、效能型政府的构建135

二、中国效能监督机制138

三、中国效能监察制度142

四、效能监督的考评制度144

第五章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149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概述150

一、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含义和特征150

二、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基本原则152

三、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基本架构154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监督的内容156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内容156

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内容159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人大代表的监督权160

一、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能161

二、人大代表的监督权166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170

第一节 党内监督概述171

一、党内监督的含义与基本内容171

二、实施党内监督的方法与方式173

三、党内监督存在的不足175

四、党内监督制度的完善179

第二节 党组织的监督181

一、党组织监督的意义和特点181

二、党的代表大会的监督183

三、党的委员会的监督186

四、党委常委会的监督189

第三节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191

一、纪检机关的地位和作用191

二、纪检机关监督的对象与内容194

三、纪检机关的监督权与监督方式196

四、纪检机关的监督处理202

第四节 党员监督203

一、党员监督的基本概念203

二、党员监督的主要内容204

三、党员监督的基本方法204

第七章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206

第一节 检察机关监督概述207

一、检察机关监督的含义207

二、检察机关监督的性质208

三、检察机关监督的内容和方式209

第二节 职务犯罪的监督211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与范围211

二、贪污罪的认定212

三、贿赂罪的认定213

四、挪用公款罪的认定216

五、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认定218

六、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认定221

第三节 侦查监督222

一、侦查监督的概念222

二、侦查监督的主要内容与方式223

第四节 刑事审判监督234

一、刑事审判监督的概念234

二、刑事审判监督的基本方式235

第八章 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244

第一节 审判监督概述245

一、审判监督的概念和特征245

二、刑事审判监督与行政审判监督概述245

第二节 审级监督制度247

一、审级监督制度概述247

二、二审监督制度248

三、再审监督制度249

四、死刑复核制度252

第三节 行政诉讼制度256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与分类256

二、违法与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259

三、行政诉讼制度260

四、行政赔偿制度262

第九章 人民政府的行政监督266

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267

一、行政监督的概念和特征267

二、行政监督机关的领导体制269

三、行政监督对象的法律责任271

第二节 一般行政监督276

一、一般行政监督的含义276

二、一般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277

第三节 行政监察制度281

一、行政监察概述281

二、廉政监察制度285

三、执法监察制度287

四、效能监察制度289

五、新时期行政监察工作的基本经验290

六、影响监察职能发挥的主要问题291

七、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的建议293

第四节 审计监督制度296

一、审计监督制度概述296

二、财政审计301

三、政府绩效审计304

四、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思路306

第五节 行政复议制度307

一、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307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309

三、行政复议中认定违法行政行为的标准311

第十章 社会民主监督314

第一节 社会民主监督体系的基本架构315

一、社会民主监督的含义和特征315

二、社会民主监督制度的完善316

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318

一、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含义与性质318

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319

三、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保障机制320

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机制的完善320

第三节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321

一、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意义321

二、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性质和地位323

三、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内容、形式和渠道325

四、民主党派监督机制的完善326

第四节 舆论监督328

一、舆论监督的概念与特征328

二、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330

三、舆论监督的功能与方法333

四、网络时代的舆论监督334

第五节 群众监督338

一、群众监督的含义和功能338

二、特约监督员制度338

三、信访举报监督339

三、控告申诉监督340

第十一章 国外反腐败与监督制度342

第一节 国际反腐败合作343

一、国际反腐败现状与特点分析343

二、国际间反腐败合作体系的基本架构345

三、国际反腐败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347

第二节 国际反腐败与监督的基本模式350

一、前苏联人民监察委员会监督模式350

二、瑞典监察专员监督模式353

三、美国监督模式357

四、日本监督模式363

五、韩国监督模式368

六、新加坡监督模式372

主要参考文献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