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聚合物改性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文广主编;蹇锡高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841700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高聚物-改性-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聚合物改性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篇 聚合物复合改性5
第1章 聚合物添加复合改性5
1.1 聚合物添加复合改性原理5
1.1.1 聚合物各组分的相容性5
1.1.1.1 聚合物添加复合各组分相容性粗略判断5
1.1.1.2 聚合物添加复合各组分相容性界面判断9
1.1.1.3 聚合物添加复合各组分相容性的性能判断12
1.1.2 如何提高聚合物添加复合材料的相容性13
1.1.2.1 添加剂的表面处理13
1.1.2.2 加入相容剂18
1.1.2.3 形成互穿网络结构20
1.1.2.4 降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20
1.1.2.5 加入交联剂20
1.1.3 聚合物共混物的分布状态21
1.1.3.1 聚合物共混物非结晶相态的分散结构21
1.1.3.2 聚合物共混物结晶相态的分散结构23
1.1.3.3 影响聚合物共混物分散结构的因素24
1.2 聚合物添加复合改性方法25
1.2.1 聚合物添加复合改性混合原理25
1.2.1.1 聚合物混合的分类25
1.2.1.2 聚合物混合作用原理26
1.2.2 聚合物添加复合改性混合设备26
1.2.2.1 初混合设备26
1.2.2.2 熔融混合设备28
1.2.3 聚合物添加复合改性混合工艺39
1.2.3.1 材料预处理39
1.2.3.2 原材料的计量41
1.2.3.3 原材料初混合42
1.2.3.4 原材料加料43
1.2.3.5 熔融混合44
1.2.3.6 成品切粒48
1.2.3.7 原料后处理49
1.3 聚合物加工复合改性实例50
1.3.1 聚合物加工复合改性50
1.3.1.1 聚合物黏度改性51
1.3.1.2 聚合物水稳定性改性56
1.3.1.3 聚合物热稳定性改性58
1.3.1.4 聚合物加工特性改性61
1.3.1.5 聚合物润滑改性63
1.3.1.6 聚合物收缩性改性65
1.3.2 聚合物填充复合改性70
1.3.2.1 聚合物填充改性作用70
1.3.2.2 常用填充用填料73
1.3.2.3 聚合物填充复合改性方法77
1.3.3 聚合物增强复合改性80
1.3.3.1 聚合物增强改性机理81
1.3.3.2 聚合物增强的作用81
1.3.3.3 聚合物增强改性方法82
1.3.4 聚合物增韧复合改性90
1.3.4.1 聚合物添加复合增韧机理91
1.3.4.2 聚合物增韧复合改性方法93
1.3.5 聚合物阻燃复合改性98
1.3.5.1 聚合物阻燃衡量指标98
1.3.5.2 聚合物添加阻然机理100
1.3.5.3 聚合物添加阻燃技术101
1.3.5.4 聚合物无烟阻燃技术106
1.3.5.5 聚合物成炭阻燃技术108
1.3.5.6 聚合物抗滴落阻燃技术109
1.3.6 聚合物导电复合改性110
1.3.6.1 聚合物添加复合导电基本原理110
1.3.6.2 聚合物添加复合抗静电技术110
1.3.6.3 聚合物添加复合导电技术116
1.3.7 聚合物抗老化复合改性128
1.3.7.1 聚合物抗热氧老化技术128
1.3.7.2 聚合物抗光老化技术131
1.3.8 聚合物光学复合改性135
1.3.8.1 聚合物添加透明改性136
1.3.8.2 聚合物添加光扩散改性137
1.3.8.3 聚合物添加光泽改性138
1.3.8.4 聚合物添加红外线适应改性141
1.3.8.5 聚合物添加镭射雕刻改性142
1.3.9 聚合物导热复合改性144
1.3.9.1 聚合物导热机理144
1.3.9.2 聚合物添加复合导热方法145
1.3.10 聚合物阻隔复合改性147
1.3.10.1 聚合物高分子添加阻隔改性148
1.3.10.2 聚合物小分子添加阻隔改性149
参考文献149
第2章 聚合物工艺复合改性151
2.1 聚合物中层复合改性方法151
2.1.1 聚合物中层工艺复合用材料152
2.1.1.1 聚合物中层工艺复合用基材152
2.1.1.2 聚合物中层工艺复合用黏合剂153
2.1.2 聚合物中层熔融复合改性154
2.1.2.1 聚合物共挤出复合用材料154
2.1.2.2 聚合物共挤出复合改性工艺155
2.1.3 聚合物黏合复合改性155
2.1.3.1 聚合物干式复合工艺155
2.1.3.2 聚合物湿式复合工艺158
2.1.4 聚合物中层工艺复合阻隔改性举例159
2.1.4.1 一般树脂与一般树脂的复合159
2.1.4.2 一般树脂与中等阻隔树脂的复合159
2.1.4.3 中等阻隔树脂与中等阻隔性树脂的复合160
2.1.4.4 一般树脂与高阻隔性树脂的复合160
2.1.4.5 中等阻隔树脂与高阻隔树脂的复合161
2.1.4.6 普通阻隔塑料/铝箔之间的复合161
2.2 聚合物表面工艺复合改性161
2.2.1 聚合物制品表面改性前处理162
2.2.1.1 聚合物制品表面预处理方法162
2.2.1.2 聚合物制品表面处理方法163
2.2.2 聚合物制品表面镀层改性164
2.2.2.1 聚合物表面电镀改性技术164
2.2.2.2 聚合物表面真空镀改性技术165
2.2.2.3 聚合物表面离子镀改性技术166
2.2.3 聚合物表面涂层改性技术167
2.2.3.1 聚合物涂层改性用涂料167
2.2.3.2 聚合物涂装用涂料的选择170
2.2.3.3 聚合物表面涂装技术171
参考文献171
第2篇 聚合物形态改性174
第3章 聚合物结晶形态改性174
3.1 聚合物结晶改性原理174
3.1.1 聚合物的结晶性174
3.1.2 聚合物的结晶能力175
3.1.3 聚合物结晶体的种类176
3.1.3.1 聚合物的晶型176
3.1.3.2 聚合物的晶系178
3.1.4 聚合物结晶控制原理180
3.1.5 聚合物结晶改性方法182
3.1.5.1 成型温度控制法182
3.1.5.2 添加成核剂法182
3.1.5.3 拉伸控制法184
3.1.5.4 热处理控制法184
3.1.6 聚合物结晶对制品性能的影响184
3.2 聚合物结晶改性方法186
3.2.1 聚丙烯结晶改性技术186
3.2.1.1 聚丙烯的结晶性186
3.2.1.2 聚丙烯a晶型成核改性187
3.2.1.3 聚丙烯β晶型改性技术190
3.2.2 聚酰胺结晶改性技术193
3.2.2.1 无机成核剂194
3.2.2.2 有机成核剂194
3.2.3 PET结晶改性技术195
3.2.3.1 无机成核剂195
3.2.3.2 有机成核剂197
3.2.3.3 高分子成核剂197
3.2.3.4 结晶促进剂198
3.2.4 PLA结晶改性技术198
3.2.4.1 无机成核剂199
3.2.4.2 有机成核剂199
3.2.4.3 高分子类成核剂199
3.2.4.4 成核剂促进剂199
3.2.5 聚乙烯结晶改性技术200
3.2.5.1 有机成核剂200
3.2.5.2 无机成核剂201
3.2.5.3 高分子成核剂202
3.2.6 POM结晶改性技术202
3.2.6.1 无机成核剂203
3.2.6.2 有机成核剂204
3.2.6.3 高分子成核剂206
3.2.6.4 复合成核剂206
3.2.7 PBS类树脂成核改性206
参考文献206
第4章 聚合物取向形态改性208
4.1 聚合物取向形态改性原理208
4.1.1 聚合物取向改性的原理208
4.1.2 聚合物产生取向的方式209
4.1.3 聚合物取向改性的作用210
4.2 聚合物取向改性应用实例212
4.2.1 聚合物双向拉伸技术212
4.2.1.1 聚合物逐步双向拉伸技术213
4.2.1.2 聚合物同步双向拉伸技术217
4.2.2 聚合物单向拉伸技术218
4.2.2.1 单向拉伸聚丙烯薄膜(OPP)218
4.2.2.2 单向拉伸高密度聚乙烯薄膜(OPE)218
参考文献219
第5章 聚合物内应力形态改性220
5.1 聚合物内应力的概念220
5.2 聚合物内应力产生的原因221
5.3 如何防止和消除产生的内应力221
5.3.1 退火处理222
5.3.1.1 聚合物制品退火处理的改性原理222
5.3.1.2 退火的操作分类方式223
5.3.1.3 聚合物制品退火处理的改性作用223
5.3.2 加工条件的控制226
5.3.3 原材料的控制227
5.3.4 制品的设计228
5.3.5 模具的设计228
参考文献229
第3篇 聚合物化学改性231
第6章 聚合物交联改性技术231
6.1 聚合物交联改性原理231
6.2 聚合物交联改性作用231
6.2.1 相对分子质量和黏度231
6.2.2 力学性能231
6.2.3 热学性能232
6.2.4 电学性能233
6.3 聚合物交联改性方法233
6.3.1 聚合物辐射交联改性方法234
6.3.1.1 聚合物辐射交联概况234
6.3.1.2 聚合物辐射交联反应机理234
6.3.1.3 聚合物辐射交联配方组成235
6.3.1.4 影响塑料辐射交联的因素235
6.3.2 聚合物过氧化物交联改性方法236
6.3.2.1 聚合物过氧化物交联反应机理236
6.3.2.2 聚合物过氧化物交联配方用组分236
6.3.2.3 聚合物过氧化物交联配方组成237
6.3.3 聚合物硅烷交联改性方法237
6.3.3.1 聚合物硅烷交联机理237
6.3.3.2 聚合物硅烷交联配方用材料238
6.3.3.3 聚合物硅烷交联配方组成239
6.3.3.4 聚合物硅烷交联工艺239
6.3.3.5 影响聚合物硅烷交联的因素240
6.3.4 聚合物其他交联改性方法241
6.4 聚合物交联改性技术实例242
6.4.1 PP交联改性技术242
6.4.2 PE交联改性技术243
6.4.3 PE过氧化物交联配方设计244
6.4.4 硅烷交联配方设计244
6.4.5 辐射交联配方设计245
6.4.6 PVC交联改性技术245
参考文献247
第7章 聚合物接枝改性技术249
7.1 聚合物接枝改性原理249
7.2 聚合物接枝改性作用249
7.3 聚合物接枝改性技术250
7.3.1 聚合物接枝改性配方设计250
7.3.2 聚合物接枝改性方法251
7.4 聚合物接枝改性实例251
参考文献253
第8章 聚合物表面化学改性254
8.1 聚合物表面放电处理改性254
8.1.1 辉光放电处理技术255
8.1.2 电晕放电处理技术255
8.2 聚合物表面火焰处理改性256
8.3 聚合物表面化学试剂处理改性257
8.4 聚合物表面辐射处理改性258
附录一 聚合物分类及中英文名称对照表259
附录二 知名聚合物助剂和装备企业推荐目录263
热门推荐
- 2357952.html
- 3047821.html
- 1378869.html
- 1612804.html
- 103376.html
- 3821798.html
- 3446228.html
- 541241.html
- 346593.html
- 29626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4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4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0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8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7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4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1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09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68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9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