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载货汽车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载货汽车设计
  • (日)武田信之著;方泳龙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2784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载货汽车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动力性能1

1.1 动力性能设计的要点1

(1)发动机1

(2)柴油发动机的特点1

(3)柴油发动机的心脏部位2

(4)热效率2

(5)发动机输出力传递路线2

1.2 行驶阻力3

1.2.1 动力性和行驶阻力3

1.2.2 行驶阻力的分类3

(1)滚动阻力4

(2)空气阻力4

(3)上坡阻力6

(4)加速阻力7

1.2.3 行驶阻力功率和驱动功率10

(1)行驶阻力功率10

(2)驱动功率10

1.3 动力性能11

1.3.1 动力性的分类11

(1)最高车速11

(2)上坡性能11

(3)加速性能12

1.4 燃油经济性15

1.4.1 燃油经济性的分类和计算15

1.4.2 油耗和输出功17

(1)鱼钩式17

(2)根据发动机性能曲线求油耗量17

(3)等油耗曲线17

第二章 冷却装置23

2.1 发动机冷却系设计的要点23

(1)散热器23

(2)水泵23

(3)散热器的散热量24

(4)冷却系的噪声24

(5)风扇离合器24

(6)冷却水的供给24

(7)调温器24

(8)储水罐和压力盖25

2.2 发动机的冷却26

2.2.1 散热器26

2.2.2 发动机冷却系的构造26

2.3 散热器的性能28

2.3.1 散热器的基本性能28

2.3.2 ε-NTU法29

2.3.3 热通过率K30

2.3.4 散热器冷却设计计算例31

2.3.5 散热器的散热量和气水温度差35

2.3.6 发动机转速和发热量36

2.4 冷却风扇36

2.4.1 冷却风扇的驱动方式36

2.4.2 大气温度对感温型风扇离合器的影响36

2.5 冷却回路的压力39

2.5.1 压力盖39

2.5.2 气蚀特性40

第三章 驱动装置42

3.1 驱动系装置设计的要点42

(1)驱动系装置42

(2)离合器42

(3)变速器43

(4)主减速齿轮44

(5)润滑油44

3.2 离合器45

3.2.1 离合器构造45

3.2.2 离合器的传递转矩45

3.2.3 摩擦离合器的同步时间47

3.2.4 摩擦离合器滑转引起的滑磨功50

3.2.5 离合器紧急接合时的冲击转矩50

3.3 变速器54

3.3.1 变速器的构造54

3.3.2 同步接合机构55

(1)同步接合机构55

(2)变速操作时同步器的工作过程55

(3)同步转矩(TC)、锁销转矩(TP)、齿圈转矩(TG)的计算56

(4)有关同步器的三种运动58

3.4 传动轴62

3.4.1 传动轴构造62

3.4.2 万向节的角速度和转矩变化63

3.5 主传动器65

3.5.1 主传动器的构造65

3.5.2 齿轮的强度66

(1)齿轮的强度66

(2)爬坡能力67

第四章 制动装置69

4.1 制动装置设计的要点69

(1)制动装置和制动感觉69

(2)两系统之间的压力差69

(3)制动器的热容量70

(4)制动力分配70

(5)制动器的振动现象71

(6)安全法规71

4.2 制动71

4.2.1 何谓制动71

4.2.2 制动装置75

4.3 制动力分配78

4.3.1 制动力的理想分配78

4.3.2 制动力理想分配曲线78

4.3.3 车轮抱死界限线80

(1)前轮抱死界限线80

(2)后轮抱死界限线81

4.3.4 车轮开始抱死时的减速度81

(1)车辆的制动力分配为ρ1时(前轮抱死时)82

(2)车辆的制动力分配为ρ2时(后轮抱死时)82

(3)前后轮同时抱死的时候83

(4)车轮抱死后车辆的不规则旋转83

4.4 当量能量84

4.5 由于制动而发热和放热85

4.5.1 运动能量和发热量85

4.5.2 发热量和温度86

4.5.3 放热量和温度87

4.5.4 一定时间间隔内制动模型的温度87

4.6 制动力矩88

4.6.1 内扩张型鼓式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图解法88

(1)固定销式领从蹄式制动器88

(2)浮动蹄式制动器92

4.7 制动运动95

4.7.1 制动力和制动距离、制动时间95

4.8 制动蹄的衬片材料96

第五章 运动性能99

5.1 运动性能设计的要点99

(1)操纵装置99

(2)悬架干涉100

(3)轴转向100

(4)前轮定位100

(5)侧偏力和转向特性101

(6)平顺性101

(7)悬架102

(8)减振器102

(9)振动102

5.2 操纵稳定性103

5.2.1 操纵稳定性103

5.2.2 前轮定位103

5.2.3 转向性能104

5.2.4 最小转弯半径105

5.2.5 转弯时的轮胎特性106

5.2.6 不足转向,过多转向108

(1)何谓US、OS、NS108

(2)静态储备系数的大小和位置109

(3)轴转向的大小111

5.2.7 转弯时的动特性111

5.2.8 转向响应特性112

(1)瞬态响应112

(2)频率响应114

5.2.9 侧倾时的最大离心加速度115

5.2.10 转向力的减轻116

5.2.11 前轮摆振116

5.3 平顺性119

5.3.1 平顺性119

5.3.2 车辆的振动特性120

(1)振动的分类120

(2)车辆的垂直振动分析120

(3)车辆前后弹簧的相关振动分析125

(4)实际车辆振动的测定128

5.3.3 车轮上的激振力131

5.3.4 平顺性的评价132

第六章 强度135

6.1 强度件设计要点135

(1)路面输入力135

(2)驱动反力135

(3)应力强度模型136

(4)应力的预测136

(5)收集市场信息136

(6)FMEA、FTA137

(7)车架的应力137

6.2 应力—强度模型137

6.2.1 关于应力—强度模型137

6.2.2 可靠度的具体计算140

6.3 疲劳累积模型140

6.3.1 何谓疲劳累积模型140

6.3.2 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141

(1)应力频率142

(2)金属构件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142

(3)凹凸路面的输入力143

(4)估价疲劳强度的应力波形分析法144

6.4 构件的强度148

6.4.1 各种强度构件148

6.4.2 车架148

(1)车架的垂直方向弯曲力矩148

(2)车架的断面系数152

(3)车架的垂直方向弯曲应力154

(4)车架的挠度154

(5)车架的扭转刚性158

6.4.3 钢板弹簧161

(1)钢板弹簧上的输入力161

(2)钢板弹簧的应力和挠度163

(3)重叠板簧的扭转167

6.4.4 转向系统168

(1)转向系统上的输入力169

(2)由转向盘操作力引起的输入力169

(3)行驶坏路时从轮胎的输入力170

6.4.5 发动机的支承171

(1)发动机支承的弹簧刚度171

(2)发动机支承在动力装置重心面上时的运动174

(3)发动机支承在动力装置重心面下边时的运动177

(4)关于转矩侧倾轴178

(5)发动机机体前后的支承位置179

6.4.6 其他强度构件179

(1)在平衡悬架上对推力杆的输入力179

(2)作用在车架上的横向弯曲力180

(3)作用在减振器上的力180

(4)盘式车轮,轮毂上的输入力181

第七章 噪声182

7.1 降低噪声的设计要点182

(1)噪声182

(2)降低噪声措施182

(3)噪声的测定184

7.2 关于声184

7.2.1 何谓声184

7.2.2 正弦波形184

7.2.3 声的强度185

(1)声的强度和声压级185

(2)噪声级186

(3)噪声的和与差187

7.3 汽车的噪声188

7.3.1 噪声的概要188

7.3.2 传动系的噪声190

(1)传动轴夹角的影响190

(2)传动轴的扭转振动和共振191

(3)传动轴弯曲振动的相关振动192

(4)齿轮的啮合噪声196

(5)齿轮的轮齿接触不良噪声措施196

(6)齿轮齿数的1次振动199

(7)变速器在发动机怠速时的敲击声201

7.3.3 进气噪声202

(1)进气噪声的分类202

(2)降低进气噪声措施203

(3)进气阻力204

7.3.4 排气噪声204

(1)排气噪声的分类204

(2)降低排气噪声措施204

7.3.5 轮胎噪声206

(1)轮胎噪声的分类206

(2)降低轮胎噪声的措施207

7.3.6 冷却系噪声207

(1)冷却系噪声的分类207

(2)降低冷却系噪声的措施207

参考资料209

参考文献211

结束语212

热门推荐